云南师范大学中古史(上)主观题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中古史(上)主观题复习范围
一、10题论述题
1、试论西周分封制(从概念、情形、内容、作用、影响等方面)。
(1)周初统治者在军事征服了广大地区后,派遣自己的亲姻兄弟或异姓贵族勋戚,或臣服的异族首领,带着武装家臣和俘虏,到指定地点去进行统治,把那里的土地和人民赐给他们,建立西周的属国,统辖当地的部落和人民。这些受封地区的统治者就叫诸侯。诸侯在其封国内,又将大部分土地分封给属下的卿大夫,作为“采邑”,卿大夫再把所封采邑分封
给属下的士,作为“食地”。这就是西周的分封制。
(2)相传周初先后封了71“国”,其中姬姓独居53。所封者绝大多数是周天子的子弟、同姓及戚属。受封的大小诸侯,关系有亲有疏,爵位高低不等,疆域大小不一,军队多寡有别,表现了等级隶属关系。周初的主要封国有:鲁、晋、卫、齐、燕、宋、吴等。
(3)分封的核心内容是授民授疆土。诸侯受封后,即成为相对独立的诸侯国国君。诸侯按照规定,对周天子要称臣纳贡,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朝觐述职等义务,此外,一切内政都由诸侯自理。天子、诸侯、卿大夫次等分封的结果,形成了西周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高高在上的是周天子,其下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士,他们都是统治阶级。处于社会低层的
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平民和奴隶。
(4)分封制是在土地王有的前提下,利用宗法血缘纽带“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各方诸侯都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实行层层分封,形成了宗法制统治的奴隶制大国。分封制在当时是进步的。由于层层分封所确立的天子、诸侯、卿大夫之间有着严格的隶属关系,因而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王权要比夏商集中,这对巩固和扩大西周王朝起了积极作用,它是我国从方国林立走向专制帝国的必经历史阶段。同时对于发展各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别是对于边远地区的开发,起了积极的作用。不过,分封制所建立的诸侯国也有它相对的独立性,在某种程度上也直接影响了周王权力的集中。
(5)经过大分封,西周的疆域比商代大有扩展,西周的统辖范围和政治、经济、文化影响都要比商朝广阔。
2、评价孔子及其思想。
(1)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书仲尼,鲁国人,出身于宋贵族家庭,做过中都宰和司寇等小官。后来他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最后回到鲁国从事教育和整理文化典籍。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2)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他系统阐发的“仁”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孔子所说的“仁”中心内容就是“爱人”。孔子提倡德治,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这些思想无疑都具有进步意义。孔子言“仁”往往与“礼”联系在一起。他主张“克已复礼为仁”,就是说只要克制自己,恢复“礼治’就体现了“仁”,孔子追求的“礼”就是周礼,即奴隶社会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的政治思想带有许多保守性,他不赞成春秋时代发生的一些社会变革。
(3)孔子虽然承认天命,但与商周传统的天命观又有所不 同。他吸取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因素,他把天看成是自然规律的运行,他对鬼神也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
(4)孔子又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打破“学在官府”的传统,开创了私人讲学的新风气。他提倡“有教无类”,扩大了施教范围,促进了学术下移。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之
说。孔子积累了一套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均为孔子所首倡。
(5)孔子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后来被称为六经》作为教材,孔子及其孔门后学曾对这些典籍做过整理和辑录工作。孔子对保存和传播古代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试述秦统一的背景、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秦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首先,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客观上要求统一。第二,长期战乱使农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为了减轻痛苦和负担,他们渴望统一。商人为了摆脱封建割据、关卡林立的限制,也要求统一。地主阶级为了维护既得利益,保证其对农民的剥削压迫,也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所以,结束战乱,实现统一,成了各阶级人们的共同愿望。第三,春秋以来,长期的民族融合的发展,以华夏族为主体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为统一创造了条件。第四,当时的许多思想家都主张统一。孟子、荀子和韩非子等人关于统一和专制集权的理论,都为统一提供了思想基础和舆论准备。
统一大业之所以由秦国来完成是因为:①秦国的变法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政治较为清明。②经济上,实行徕民政策和耕战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而且,秦拥有富饶的川西平原和渭水流域,为统一战争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③军事上,秦国实行军功爵制,将士为自己的利益而战,有较强的战斗力。在战略位置上,秦据关中,进可攻,退可守,常居于主动地位。④在策略上,秦国善于利用山东六国的矛盾和弱点,或采取“连横”,对他们进行分化;或施行“远交近攻”,将他们各个击破。而秦王政是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能够很好地贯彻这些策略,终一完成了统一的大业.
秦统一中国的伟大历史意义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推进到一个新阶段。这种大一统局面的开创,减少了战争的破坏,密切了各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间的融合;初步奠定了我国的版图,并有利于抗击外来侵略,长期保持国家的独立。
4、试评价秦始皇。
{1)秦始皇在秦国执政后,稳定政局,巩固和加强王权,积极筹备完成国家统一。他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利用秦国的条件,充分发挥了秦国政治、经济、军事优势和个人的才智,仅用不到10年的时间就消灭了关东六国,实现了统一大业,对推动我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表现出了雄大的气魄和胆识。
(2>统一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是秦始皇的又一重大贡献,这一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将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统一于一个政权之下,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统
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始皇政治制度的承袭。
(3)秦始皇不体恤民情、休养生息,而是滥用民力,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赋役负担;他实行严刑酷法,使秦的残暴统治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造成了社会经济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极端痛苦和大批死亡的黑暗局面;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4)秦始皇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封建政治家。他实行的经济、文化措施和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
5、试析西汉初年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措施及其效果。
(1)秦末农民战争的浪潮冲垮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原来的封建统治秩序已被打乱。汉朝初年,财政经济十分困难。大量农民成为流亡者。粮谷缺乏,谷价腾贵,关中一带,饥荒
严重,斛米竞值万钱,天子都找不到四匹毛色一样的马来驾车将相只能乘牛车。北方匈奴越过长城占据河南地,威胁西汉的安宁。
(2)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为了防止人民的反抗,大力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主张“反秦之弊,与民休息”,实行以道家“无为”思想为特征的黄老政治。
(3)高祖时,①裁减军队,遣散部分士兵归乡,并免除一定期限的徭役。②对聚保山泽的逃亡者,“复故爵田宅”,地主返乡,农民还籍,恢复旧日封建秩序。③因饥荒自卖为奴脾者,一律“免为庶人”。④重农抑商,禁止商人衣丝、操兵、骑乘和担任官职,加倍征收赋税,防止弃农经商和商人囤积居奇。⑤减轻田租“什五税一”。
(4)文帝时,屡免田租,减轻算赋、徭役、免官奴婢为庶人,允许私人铸钱。
(5)景帝时,奖励兴修水利,改田租为“三十税一”。
(6)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牛耕、马耕更加普遍,铁农具更加推广,兴修水利,发明代田法、区种法、耦犁、耧车、耕作技术显著改进。冶铁、煮盐、纺织等技术都有新的进步。西汉王朝的财政收入,到汉景帝时已十分充足富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
6、试评价“光武中兴”
答:光武帝刘秀以其雄才大略,遵循“以柔道治之”的策略,创造了“光武中兴”的业绩,开创了延续190多年的东汉王朝,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大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治术可概括为:简政以安民,进贤以励治,集权以统一。
(1)所谓“简政”,就是废除王莽时期的繁苛法令,恢复汉初的轻摇薄赋,已达到“务用安静”的程度。他多次发布大赦令,平反冤狱,释放犯人。因此,光武一朝刑法宽松、社会安定。另一方面他又裁汰机构与官员,节省了财政开支,减轻了社会负担。
(2)所谓“进贤”,就是健全人才选拔制度。一是恢复汉初的贤良方正制度,选拔官吏;二是进一步推行察举制和征辟制。
(3)所谓“集权”就是继承并发展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体制的方略。一是把西汉时就已实行的刺史制度加以强化。二是扩大尚书台的权力,使其成为皇帝发号施令的工具。集权的措施也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到东汉后期由于皇帝无能,终于导致了外戚、宦官轮流擅权,导致了社会的混乱,加速了东汉的灭亡。
(4)为了增加政府的租税和赋役收入,光武帝下诏“度田”,度田对于促进荒地的开垦有积极的作用,但未能根本解决土地问题。“度田”还引起了社会反抗,后来刘秀虽然平定了反抗,但这是在对豪强地主的妥协下完成的,是豪强地主的一次胜利。
(5)“光武中兴”还表现在文治上,文治的核心是对教育的重视。建国之初,光武帝就下令恢复五经博士,在洛阳设立国家图书馆和太学。同时,刘秀在称帝、施政用人时几乎言必称谶纬。中元元年,刘秀宣布图谶于天下,使谶纬成为与五经具有同等地位的法定经典。
(6)此外,注意处理匈奴问题,妥善安排归降的南匈奴,解决了匈奴的侵扰,稳定了边疆。
经过这些措施,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繁荣稳定的局面,史称“光武中兴”。
7、试析董仲舒的主要思想。(先概括1,再定性2、接着内容345、最后呼应6)
(1)董仲舒是西汉中期新儒家学派的代表,他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了阴阳家、法家和道家的部分主张,创立了一套完整的神学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2)董仲舒的宇宙观是唯心主义的。他把自然的“天”塑造为有意志的人格神,认为天是不可改变的,天的意志(天道)也不可改变,这是他政治思想、伦理思想的基础。
(3)董仲舒思想的核心是“天人感应”说。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天”所生,是“天”有目的安排,人是天的派生,天和人一体相连(天人合一)。天以祥瑞灾异影响人,人的活动也能感动天。以此为据,他提出“君权神授”说,宣扬皇权出于天命,皇帝代天统治下民,体现天的意志,神圣不可侵犯,从而为专制皇权披上神圣外衣。
(4)从“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出发,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规范,建立起一整套神学化的道德观。他认为“三纲”、“五常”是天的意志,永恒不变,人们必须自觉遵守,才符合天意。这种神学化的封建伦理规范,成为几千年来束缚人们思想的精神枷锁。
(5)董仲舒强调“大一统”,主张天下事一统于天子,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种思想为封建专制集权政治提供了理论根据,适合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因而被汉武帝所采纳。
(6)总之,董仲舒把阴阳五行与儒家的等级名分主张附会在一起,以神学化的儒家思想来论证封建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和等级制度的合理性,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
8、试析淝水之战双方胜负原因及其影响。
383年(晋太元八年)前秦征发九十万大军南下伐晋,发动了淝水之战,结果东晋以八万兵力大败秦军。在这次战役中,兵力占压倒优势的秦军所以遭到失败,乃导致亡国.前秦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前秦内部矛盾重重和符坚的骄傲轻敌,在多方面都缺乏正确的估计和判断。表现为:
(1)符坚对南北对立形势和双方力量缺乏正确的认识,又拒不纳谏.符坚统一北方后,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不再思改革,不再虚心纳谏。如当他与群臣商讨伐晋时,多数人认为晋室“君臣辑睦,内外同心,未可图也”,又地“据长江之险”;而秦军“数战兵疲,民有畏敌之心”。但符坚听不进去,反而错误地认为自己拥有“强兵百万,资仗如山”, “投鞭于江,足于断流”,坚持冒险兴师。
(2)前秦是建立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基础上的,这些矛盾仍然很严重,反映在内部严重存在不稳定的因素,这些因素随着战争的发展都给予前秦致命的打击。一是秦军虽号称百万,但都是强征各族人民组成的,兵民厌战;而且“晋国无衅”,人心“思晋”,符坚却发兵南侵,不得人心,违反各族人民特别是广大汉族人民的意愿。因此,秦军虽众,却军心涣散,待到临阵交锋,便一击即溃。二是前秦的统治集团内部民族矛盾也很严重,特别是鲜卑族和羌族上层并不甘心屈服于附降地位。他们随时伺机摆脱前秦统治,有的 (如鲜卑慕容垂)则极力促成.苻坚攻晋失败,以便从中取利,因而离心离德,各怀异志。但符坚不识,反而重用他们。果然秦军一受挫折,他们首先分裂了前秦,建立政权。
(3)是骄兵必败。符坚从开始就对这次战争估计不足,想一举成功,倾全力南下,造成长安空虚;在进军中,苻坚又舍大军亲临寿阳,孤军深入与晋决战。这样,一错再错,终铸成全军溃退的大错。
反之,东晋之所以获得胜利,主要是在大敌当前之下,晋军内部较为统一,执政的谢安、桓冲和统兵的谢玄、谢石能和衷共济,一致对敌;军事指挥上知己知彼,趁前秦大军尚未集结时机,以速战速决置敌于挨打被动地位;特别是北府兵广大将士为捍卫江南经济文化不受战祸摧残,守土抗战,斗志昂扬,以一当十,而创下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淝水之战后对南北形势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前秦失去了控制北方的能力,鲜卑和羌族的上层贵族乘机建立政权,其他少数民族也相继摆脱前秦的控制,北方又出现了十几个国家而陷入分裂和混乱的局面。东晋的胜利保障了江南经济文化免受战祸的破坏,并乘胜收复了黄河以南的不少失地,稳定了自己在南方的统治,从而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但东晋因外来威胁的解除,原来存在的内部矛盾和社会矛盾又尖锐起来。
9、试述北魏孝文改制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471–499年),是北魏的全盛时期。但是在他即位初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仍然相当尖锐,各族人民起义不断发生。另方面,统治阶级内部鲜卑新旧贵族之间、胡汉地主之间的矛盾也在发展。为了巩固北魏封建统治,在冯太后(孝文帝祖母)和孝文帝的主持下,先后推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缓和社会矛盾和改革鲜卑旧俗等各项改革措施。因为这些改革都在太和年间(477-499年)进行的,所以也称“太和改制”。改革的内容主要有:
①整顿吏治。太和八年(484年)颁行官吏俸禄制度,按季受禄,改变了过去官吏没有俸禄,全靠“自筹”任意搜括的旧俗。规定实行俸禄制之后,官吏贪赃满绢一匹者处死。
②推行均田制。规定十五岁以上男子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女受露田二十亩。露田加倍或两倍授给,以备休耕,年老免课,身死还田于官。桑田为世业,不还官,规定要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不宜种桑之地,改授麻田,男子十亩,妇女五亩。奴婢和农民同样受田。耕牛一头受露田三十亩,每户限受四头。还规定,土狭民稠之乡受田不足,可迁至土广民稀之地,随力垦耕,但不得因此逃避赋役。地方官吏在任职的地方按品级授给公田,调职时移交下任官吏,不得买卖。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劳动人民与土地结合以及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改变。
③实行三长制,废除宗主督护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其职责是检核户口田地和征发赋役。这正是历来封建基层政权的职能。三长制较之宗主督护制更为严密地控制农民,更有利于维护北魏封建统治。
④颁行新租调制,废除九品混通制。实行定额租税,以一夫一妇为单位每年交纳帛一匹,粟二石。凡民年十五岁以上未婚男女四口、从事农耕的奴婢八口、耕牛二十头,分别交纳与一夫一妇相同的租调。
⑤迁都洛阳和推行汉化政策。冯太后死后,由孝文帝亲政。他于太和十八年(494年),从平城迁都到洛阳。在此前后,推行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改籍贯,凡迁居洛阳的鲜卑人都断为河南洛阳籍贯;禁穿鲜卑服,改穿汉服;禁鲜卑语,改说汉话;改鲜卑复姓为汉族的单姓,皇族拓跋氏改为元氏;建立门阀制度,按政治地位定门第等级,又以门第等级来定官职高低,确立皇族元氏为最高等第,其他以鲜卑贵族八姓和汉族士族四姓为最高,并鼓励他们互相通婚;改定官制,凡官制、法律、礼仪、典章,一依汉晋之制制定,一洗鲜卑旧制。
北魏孝文帝时期的改革措施,虽然有其一定的局限性,有的未能完全贯彻实行,但总的来说,对于改造封建政权、缓和社会矛盾、加强中央集权、增加财政收入、发展社会的经济文化,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中,均田制、租调制、三长制以及汉化措施的推行,对加速鲜卑族等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民族融合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北方社会经济文化正是在这一基础之上发展的。上述改革,是北方各族人民在长期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推动下进行的,其目的也在于加强北魏封建统治,但它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因而冯太后和孝文帝做出的贡献应当肯定,孝文帝元宏是一位有眼光有作为的杰出政治家。
10、试述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艺术成就。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丰富多彩,诗歌、文赋、小说、书法、绘画、雕刻都有了较大发展。
诗歌方面,出现了汉魏之际的“三曹”和“建安七子”以及女诗人蔡琰。他们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曹操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为一体,长子曹丕、次子曹植都是文采飞扬。他们的诗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慷慨悲歌”,被称为“建安风骨”。曹操的诗《薤露行》(【薤露】(xièlù)古代送葬时唱的丧歌。)、《篙里行》、《苦寒行》、《却东西门行》,都是这种风貌的杰作。表现曹操雄心壮志的诗歌有《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曹丕的代表作有《燕歌行》,曹植的代表作有《白马篇》、《杂诗》、《赠白马王彪》等。他还写有名赋作品《洛神赋》。
东晋时期,田园诗歌发展起来,代表诗人为陶渊明,他的代表作有《归田园居》、《饮酒》、《桃花园诗》等。这时期的田园诗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南北朝时期的诗歌佳作是乐府民歌。南朝产生了著名的抒情长诗《西洲曲》,此歌中有著名的叙享长诗《木兰诗》。前者想象新奇,余味无穷,后者文学生动,结构巧妙。
在小说方面,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多种志怪小说,保存至今的尚有30余种,如《搜神记》、《神异记》、《汉武故事》、《博物志》等。志怪小说故事虽有离奇之嫌,但却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寓意深刻。
在文学批评方面,出现了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前者创于萧齐时代,从文体、创作、批评等方面论说文学作品,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是划时代的文学批评巨著。《诗品》成书梁朝时期,主要评论五言诗大刀阔斧,所评诗人122个,分为上、中、下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艺术创作方面,东晋出现了书法二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王羲之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妍美流便。王献之的字富于媚趣。绘画名家顾恺之也出于东晋,他的画注重传神,尤以《女史箴》为代表。
在雕刻方面,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的绘像和雕像,无一不是举世罕见的艺术珍品,价值极高。它们只是这一时期众多雕绘艺术的代表,如今已是全人类的艺术宝库。
总之,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艺术成就十分显著。
二、15题简答题
1、简述夏朝国家形成的主要标志。
(1)王位世袭制度正式确立,标志着夏部落联盟已发展为国家。军事民主制被国家制度所代替。公元前21世纪,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的夏王朝诞生。
(2)夏族建国后,打破了牢固的血缘关系,按地区来划分他们的臣民。
(3)在炎帝、黄帝两部落集团的基础上,联合了东夷和西戎,相互融合,逐步形成了早期的华夏族。
(4)夏朝建立了国家机构,组织了军队,用青铜作兵器, 制定了刑法,称为“禹刑”,设立了监狱“圜土”,或称“夏台”,实行暴力统治。
以上这些都标志着夏朝国家的形成。
附:为什么说夏朝是奴隶制国家?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进入阶级社会的王朝,它具备了奴隶制国家的这样一些特征:①“禹传子,家天下”,史载夏朝有十四代十七王的继承顺序,这说明夏朝已完全实行阶级社会的王位世袭制了。②“茫茫禹迹,画为九州”,夏朝已“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打破了血缘纽带的限制。③夏朝已具有城郭、宫室、职官、刑法、监狱、军队以及贡赋制度。这些脱离人民群众的“公共权力的设立”,标志着夏代已经建立了进行阶级压迫的国家机器。④夏代已实行奴隶制的生产方式,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夏朝在战胜有扈氏以后,启采取“有扈牧竖”的措施,把有馗氏部族全体沦为放牧奴隶。并且,夏朝采取“贡”法对奴隶进行剥削。所谓“夏后氏五十而贡”,就是让每户奴隶耕田五十亩,其中五亩是为奴隶主无偿劳动。这是奴隶主国家对奴隶的剥削。
2、简述西周宗法制的内容。
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在宗族内部的产权继承法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嫡子是正妻所生之子,庶子是小妾所生之子,二者必须区别,立嫡不立庶;在嫡子之间,则立长不立贤.这种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
②以嫡长子代代相传为大宗,把支庶子分出去为小宗;小宗的嫡长子代代相传又为下两个层次的大宗,其余支庶子再分出去,相对于这个大宗而言,又是小宗。随着世代繁衍,大小宗变得愈来愈复杂。但自周天子起,下至每个诸侯国内,各自有其永世不祧(tiāo 古代称远祖的庙)之大宗,这就形成盘根错节的血缘宗亲的宗法制度。
③西周时宗法关系和行政隶属关系基本一致。以宗法而言的大小宗关系,在行政上就是天子与诸侯、诸侯与卿大夫等上下级的关系。所以说,西周政治等级制度的上下贵贱,和宗法制度血缘关系的尊卑长幼是互为表里的。这种宗法制度、宗法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3、简述西周灭亡的原因和过程。
西周社会是一个奴隶主残酷压榨奴隶的阶级社会,两大对立阶级的矛盾是西周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广大的平民也不满意于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公元前841年,国人发动起义,冲进王宫,赶走厉王,打击了西周的统治。周幽王即位后,宠爱褒姒,废申后所生太子宜臼,引起统治者内部斗争。申后之父申侯不满周幽王废嫡立庶的作法,时刻准备推翻幽王。周幽王沉于酒色,不理朝政,为讨好宠姬褒姒,另立其所生子伯服为太子,并用烽火戏诸侯的办法来赢得褒姒一笑,结果,当西方的犬戎帮助申侯向幽王发动进攻时,幽王下令燃起烽火聚兵抵御,却无诸侯派兵前来,周幽王孤立无援,申侯联合犬戎之兵取得了胜利,幽王被犬戎所杀,申侯拥立宜臼即位,是为周平王,平王将首都从破烂的镐京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西周灭亡,东周建立。
4、浅析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原因。
该问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总体说来,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1)政治上。周天子的共主地位渐趋丧失,各国各地间的离心倾向日益增强,为诸侯争霸创造了政治前提。各个诸侯国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增强了本国实力,为争霸提供了稳固的支持。在各国旧体制下受压迫的人民渴望摆脱原有的残暴统治。
(2)经济上。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通过发展生产,增强了自身的经济实力,为争霸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新型的封建制生产关系萌芽并有一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3)思想文化及观念。对天的信仰动摇,重民思想萌发。受教育面的扩大,提高了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技术发展,有些发明创造、先进经验需要多方共同完成,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长期的交流加速了各地人民之间的融合,有利于人们统一观念的形成。
5、简述春秋大国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意义。
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争夺土地和掠夺人口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种种灾难和痛苦,但在客观上也产生了连锁反应,有利于促进历史的发展:
①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大国在争霸和兼并战争中开拓了疆土,使春秋初年的百十个国家到后来缩减成几个大国,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这种趋势的加强,为后来全国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建立起了奠基的作用.
②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春秋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存在着以封建地主阶级为代表的新兴势力与奴隶主贵族旧势力之间的斗争。各诸侯国为了争霸取得胜利或避免为他国兼并,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改革。这些改革都在各个方面和不同程度地削弱了奴隶制度,打击了奴隶主势力,加速了奴隶制走向崩溃,有助于新的封建生产关系的成长和发展。
③促进了民族融合的发展。春秋时代,居住在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中原霸主以“攘夷”相号召,与之进行斗争,从而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徙、大交流。在这种局面下,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族的界限遂逐渐消失,在南方的楚国,东方的齐国,北方的晋国、燕国,西方的秦国等形成了几个民族融合的中心,推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6、简述战国初期李悝在魏国进行了哪些改革?
战国初期,魏文侯任李悝为相进行改革,其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政治方面,废除世卿世禄制残余,采取“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的措施,对新兴地主阶级人士按其功劳大小,封以新爵和给予俸禄;按其才能大小,分派职位;实行严格的赏罚制度。其目的是建立新的封建等级制度。
②经济方面,推行“尽地力”的经济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产粮食。同时,为了把农民牢牢地束缚于土地上,以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李悝又实行“平籴”法,丰收之年国家按平时的粮价多收购粮食,歉收或灾年国家仍按平时的粮价出售粮食。人民因生活得到保证,不致因饥饿而逃散,使魏国很快富强起来。
③法治方面,为了适应魏国封建经济日益发展的要求,确保新兴地主阶级已经取得的政治经济特权,李悝整理了春秋末期以来各国新兴地主阶级的立法,著《法经》“盗、贼、囚、捕、杂、具”六篇,用法律的形式把封建制度固定下来,作为地主阶级专政的工具,为秦汉以后封建法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李悝的改革,魏国于战国初年率先强大起来。
7、简述战国时代封君制度的特点。
封君制度始于西周,战国时期因封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出现,使封君制度带有如下特点:
①封君仍有封地和人民,但已不具有土地和人民的占有权和统治权,而只是食其租税而已。
②封君须接受国君的统一号令,受国君所派之相监督。
③封邑内的军队数量减少,主要用于自卫。
④由于各国变法对世卿世禄制度的打击,封君多数难以世代相袭。
⑤封君仍有比一般贵族多的特权,并有相当雄厚的经济实力。
封君制度的这些特点,表明了奴隶制残余逐渐消亡,封建制已经成长起来。
8、简述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人物及主张。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道家的庄子、儒家的孟子和荀子、墨家的墨子、名家的惠施和公孙龙、法家的慎到和韩非子、阴阳家邹衍。
庄子(名周)主张道是万物之源,提倡无为、无己。
孟子(名柯)主张性善说,提倡王道和仁政,主张民为贵、君为轻。
荀子(名况)主张仁义、王道,但不反对武力与霸道,认为人本性是恶的(性恶说),需要礼义、法度、刑罚。
墨子( 名翟)主张非礼、非乐、节葬、节用、兼爱、非攻,还提倡尚贤。
公孙龙主张“白马非马”,夸大事物的特殊性,惠施认为“万物毕同毕异”,夸大事物的同一性。
慎到主张重“势”,讲求统治者有权势以治民。韩非主张法、术、势三者结合并用,强调君主独裁专制。
邹衍力主阴阳五行学说,认为土、木、金、火、水五行相胜,王朝更替皆本于此。
9、简述秦始皇在经济文化上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后,秦始皇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在经济文化方面,主要有:
(1)颁布法令,“使黔首自实田”,以国家法令的形式确认封建土地私有权,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2)统一度量衡。消除分裂因素,利于经济联系和交换的发展;
(3)统一文宇。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4)统一货币。消除经济联系、商品交换中的障碍,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5)统一车轨。发展交通运输,有利经济文化的联系和发展。
10、何谓“文景之治”?
所谓“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文、景两帝统治时期采取发展生产、巩固政权的措施后出现的良好的社会局面。具体内容有:
(1)轻摇薄赋。文帝提倡以农为本,多次发布诏令劝农。景帝时将租税定为三十税一,还减少地方的摇役、卫卒等。这些措施,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推动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约法省禁。这是文景时期无为政治的重要内容,减轻刑罚并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缓和了阶级矛盾。
(3)削藩并平定“七国之乱”。文帝时为制约同姓王的势力,采纳贾谊的意见,把一
些王国分小,以削弱其势力,又把自己的儿子封在梁国作为屏障。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把王国的行政、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王国相当于中央直辖的郡县。
经过“文景之治”时的进一步休养生息,西汉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国力大为增强,为武帝时达到统治的全盛期创造了条件。
11、简述东汉大地主田庄的特点。
大地主田庄是东汉封建经济的重要成份,其特点如下:
(1)占有大量土地,规模宏大,既从事农业、副业生产,也从事各种手工业生产;
(2)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成份,生产品绝大部分供自己享用,仅将少部分产品卖出;
(3)田庄里的生产主要承担者是依附农民,即“徒附”、“宾客”,还有“族人”和少数奴隶。依附农民除从事农业生产外,还要服各种杂役,奴隶主要从事家内劳动和手工业生产;
(4)田庄拥有私人武装。依附农民被编成武装,用以维护封建秩序,镇压农民的反抗。大地产所有者是封建武装的组织者;
(5)聚族而居。大地主身兼族长,利用宗族血缘关系控制族人,田庄里的剥削关系、阶级对立被封建伦理所掩盖。豪族大地主田庄经济的发展,成为东汉后期封建割据势力的经济基础。
12、简述诸葛亮治蜀的主要措施。
主要有四个方面:
(1)严行法制。为加强集权和对人民的统治,整顿地主阶级内部秩序,制订新律《蜀科》,限制豪强,整顿吏治,严明赏罚,执法公允,使政治比较清明。
(2)任人唯贤。纠正东汉以来以门第为选官标准的政策,提拔重用出身低微之人。
(3)发展经济。实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对都江堰进行长期护修,保证农田灌溉;加强对手工业和商业的管理,增加政府收入,使益州经济较东汉有所发展。
(4)和抚“夷戎”。对少数民族的政策以和抚为主,争取少数民族上层的合作。
附:本题考研的答案
223年,蜀帝刘备死后,其子刘禅继位,诸葛亮以丞相身份辅政。在他执政期间,基本上以“隆中对策”精神,励精图治,其治蜀措施主要有:
①实行加强集权统治的法制,打击横行不法 “专权自恣”的益州豪强,整肃吏治,严明赏罚,坚持“赏不遗远,罚不阿近”。马谡、李严、廖立原先都为诸葛亮所敬重,后马谡因违反军令被斩,李严、廖立则以罪免官。
②任人唯贤,注意官吏的选择,反对东汉以来以门第为根据的“为人择官”,并能破格用人,蜀人杨洪、何祗资历低浅,但有政绩,都被提拔重用。
③重视发展社会经济,务农殖谷,经常派一千二百人维修护理都江堰,并设堰官管理,保障了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还在汉中、渭水一带组织屯田。又加强对冶铁、煮盐和纺织的管理,专门设置了司金中郎将督造农战器具,设司盐校尉主持火井煮盐。蜀锦生产也得到很大发展,远销魏、吴,使之成为政府开支的重要来源。
④改善和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关系。于225年平定南中,不仅解除蜀汉的南顾之忧,稳定了后方,而且还从南中调发了不少人力物力,充实了蜀汉的财政力量。诸葛亮平定南中,以和抚为主,不在当地驻军,吸收南中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参加蜀汉中央政权;“以农治国”,推广汉族先进的农业技术,帮助少数民族下平坝生产。这些都促进了南中经济的开发和民族融合的发展。
13、简述魏晋门阀士族制的特点。
门阀世族是三国以后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是以特殊的等级形式(门第)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集团。门阀世族以宗族为纽带,拥有自己的门生、故吏、宾客、宗族、佃客、部曲,组成强大的政治势力。随着这一集团的形成,地主阶级内部的财产及权力的再分配,主要以门第为标准,门阀以外的一般地主称为寒门、庶族。门阀与寒人因门第的不同,不仅政治地位不同,门阀可以累世高官,寒人则倍受排挤;而且在社会地位上也大相悬殊,不同门第之间,不许通婚,即使生活习俗也有严格限制。庶族只有通过篡改户籍,才能冒入清流.为维护世族的特权,首要的事就是要保持门第不被混淆,因此在世族中特别重视研究家谱的谱学,以之作为九品中正官评定士人品级的依据。门阀世族的形成对魏晋以后数百年的历史发生了深远影响,此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地主阶级政权中,主要是这个集团的专政.
14、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流行的原因及其影响。
(1)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统治阶级的热心提倡,佛教逐渐盛行,佛教的中心思想是神不灭论,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和天堂地狱,目的在于欺骗、麻醉人民,要他们忍受现实苦难,寄希望于来生。所以被统治阶级利用作为新的精神武器而大力提倡以巩固统治。而当时劳动人民所处的现实社会就是活生生的地狱,当他们感到斗争无力时,佛教正好给他们以摆脱现状的虚幻希望,所以也容易为劳动人民所接受。
(2)佛教的传播虽然对人民起了精神鸦片的作用,但伴随佛教的传入,也带来了西域、天竺的文化,如对中国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对中国文学中语汇、新的文体、音韵学的丰富,以及给中国的建筑、雕刻、绘画、音乐、医学输了印度与中亚的新成分等等。
15、简析南朝佛教寺院经济的特点。
南朝的不少皇帝笃信佛教,并在境内大造佛寺,每个佛寺都拥有众多的田产和僧众,寺院经济和世俗的官僚地主的庄园经济差不多。上层僧尼就是寺院地主,他们生活奢侈,勾结官府,欺压百姓。寺院中人数众多的一般僧、尼和“白徒”、“养女”,则是寺院中的被剥削者,他们终年为寺院种田、劳作,不得温饱。寺院还占有佃客,为他们耕种田地。僧尼、白徒、养女乃至佃客,多无户口,是寺院地主的私有人口。寺院除经营农业外,还兼营商业和高利贷。
三、30题名词解释
1、图腾崇拜(名词解释要领:概念或性质、内容或过程、意义或影响)
图腾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族徽),该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意思为”它的亲属”,”它的标记”。在原始人信仰中,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氏族公社时期,人们相信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有着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此物(多为动物)即成为该氏族崇拜的图腾。
2、盘庚迁殷
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商建立后,曾多次迁都,而国内阶级斗争也日趋激烈。到前十四世纪,盘庚即位后,为了扭转多次迁都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挽救政治危机,加强商王室的统治,他排除了贵族的阻挠,再度把都城从奄(山东曲阜)迁至殷(河南安阳西北),史称盘庚迁殷。此后,直至商朝灭亡都未再徙都,故又称商朝为殷朝。他“行汤之政”,使国势得到迅速发展。
3、共和行政
西周晚期,“国人暴动”,赶走了周厉王。由于没有国王,由召公、周公共同行政,称为共和行政。一说,国人共推诸侯共伯和执政;或说当时朝政由诸侯共同管理,号称共和行政。厉王死后,太子静即位为宣王,持续了十四年的共和行政结束。共和元年是公元前841年,这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4、初税亩
初税亩春秋时鲁国实行的赋税制度.随着井田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鲁国对赋税制度进行了改革。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掌权的季孙氏颁布了“初税亩”的法令,对公私田一律按亩征税,税率为亩产量的十分之一。这表明鲁国正式废除井田制,承认私田的合法性,标志着土地占有关系的变化,由奴隶主所有制向封律地主所有制的转化。
5、老子
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姓李,名耳,又名老聘,楚国苦县(河南鹿邑东)人,做过周守藏室史,相传著有《道德经》。但今本《道德经》成书于战国时期。此书的世界观是客观唯心主义的。政治上提倡无为而治的主张,以“小国寡民”为理想社会。但其思想中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老子》与流传本不同,是研究老子及其思想的宝贵资料。
6、《孙子兵法》
又称《孙子》。春秋末期孙武所著,是我国今存最早的兵书,共有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等十三篇。孙武,字长卿,著名军事家,齐国人,后为吴将。是书总结了春秋时的战争经验,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战争问题。他提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奇正相生”等战略战术,具有辩证观点的唯物主义思想。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还出土《孙子兵法》的残简。是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有日、俄、英、德、法、捷等多种文字的译本.
7、长平之战
战国晚期秦赵进行的一次大战。前262年,秦军与赵军争夺韩国的上党郡。赵国大将廉颇率军驻守长平(山西高平县西北)防备秦军。秦将白起引军进攻,双方相持了三年.后
赵孝成王中秦反间计,以赵括代廉颇为将。赵括尚空谈,缺乏作战经验,盲目进攻秦军。秦军诱敌深入,围困赵军四十多天,赵括被射死,四十多万赵军被坑杀。赵国因此而衰落。
8、合纵连横
战国时各国混战,各自为了增加自己的力量,都纷纷争取与国,开展对敌斗争,因此出现了合纵和连横运动。所谓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战国后期,秦最强大,合纵是指齐、燕、赵、韩、魏、楚等国联合抗秦,连横是指这些强国中的某些国家与秦联合进攻其他国家。又,南北为纵,东西为横,也称地处南北的六国联合抗秦为合纵;秦地偏西,六国居东,六国服从秦国谓之连横。这是当时各国兼并斗争的外交策略,并为许多政治家所运用,所以称这些人为纵横家。其中有名的有公孙衍、张仪、苏秦、庞煖等。
9、庄跷入滇
战国时期,七雄都在为统一天下而激烈争斗,逐步形成秦、楚争霸的局面。前316年,秦将司马错灭蜀,严重威胁着楚国的西南境。前280年,秦蜀守张若夺取笮(四川盐源)
及金沙江以南地区。前280年,司马错夺取楚地黔中,一步步向东南扩展,对楚国形成钳形包围。楚顷襄王组织大军反攻,夺取积(四川涪陵,乌江口)。并派将军庄跷率大军溯江而上,经略巴、蜀、黔中以西,到达滇池,征服当地民族,准备返回楚国报捷时,秦国再次夺取巴、黔中郡,归路被截断。不久楚国灭亡,庄跷便留在滇池地区以兵众称王,统治当地诸民族。庄跷及其部众“变服从俗”融合到当地民族之中。庄跷率约二万兵众入滇,带来了楚国先进的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推动了滇池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10、都江堰
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在秦蜀郡守李冰主持下,在今成都平原都江堰市西的眠江中游修筑,分眠江为内江和外江。外江是正流,主分洪泄水,内江主灌溉。都江堰的修成,既消除了眠江水患,又灌溉了三百多万亩农田,使成都平原日后成为“天府之国”。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
11、灵渠
前214年,秦始皇在经略岭南时,命监御史禄率领士卒,在今广西兴安境内开凿了一条沟通湘江和漓江、全长33公里的人工运河——灵渠。灵渠的开凿,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结起来,既可以灌溉沿岸农田,又可以通航,对加强中原与岭南地区经济文化联系起了重要作用。灵渠河道中,修建了许多闸门(斗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船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创造。
12、五尺道
秦汉时由巴蜀入滇的古道,地处险峻,“故道才广五尺”,故名。秦统一后常頞所开,至汉通西南夷时又为唐蒙所修整拓展。汉时,此道自僰道(四川宜宾)南入朱提郡(云南昭
通),迄于建宁郡味县(云南曲靖).
13、巨鹿之战
秦末农民战争摧毁秦军主力的战役。前207年,秦将章邯率军数十万攻赵,围困巨鹿(河北平乡)。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兵救赵。宋义畏敌,逗留不前,项羽杀宋义,率军西渡漳水后,破釜沉舟,誓与秦军决一死战。起义军以一当十,经过九次激战,大败秦军,章邯被迫率所部二十万人投降。这次战役摧毁了秦军主力,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14、蜀身毒(yuāndǔ)道
即由蜀地经今云南至身毒(印度)而到大夏、(阿富汗)的古代商道.约在战国时为商贾所通。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见到西南出产的蜀布和邛竹杖,系由蜀地商贾经此道辗转运
到。汉武帝为寻求古蜀身毒道,曾派使者通西南夷。后在今云南设置益州郡,开通博南山(云南永平)。汉时,此道自成都南行,经越嶲(四川西昌)、会无(四川会理)渡泸(金沙江),
经青蛉(云南大姚)、叶榆(大理)、博南山道,出永昌郡(云南保山),可通掸国(缅甸),再通身毒、大夏等国。
注:“身毒”中的“身”字究竟该如何读?《辞海》注为yuán,《辞源》音yān,《汉语大词典》是yuān,《汉语大字典》为juān。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中有对“身毒”读音的注释:“身音捐,毒音笃。“捐”的读音应该是yuān,同鸢。那么,“身毒”中“身”的读音也应当是yuān。
15、昭君出塞
汉与匈奴友好和睦关系发展的重要史事。汉宣帝时,匈奴呼韩邪单于降汉,曾到长安会晤了宣帝,汉政府待以殊礼,赏赐了大量财物。元帝时,汉与匈奴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竟宁元年(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次朝汉,并向元帝提出,愿当汉家女婿,复通和亲之好。元帝立即答应,以宫人王墙(昭君)嫁给呼韩邪,号“宁胡阏氏”。从此,汉匈友好相处达四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在今包头等地有“单于和亲”等文字的瓦当出土,正是汉匈关系和洽的见证.
16、轮台罪己诏
汉武帝晚年时,为了缓和日益发展的阶级矛盾,稳定统治,于征和四年(前89年)拒绝在轮台扩大屯田远戍,并下诏罪己。说过去兴师四出远征,劳民伤财,是自己的过错,宣布当今急务在:禁苛暴,止擅赋,修马复令(恢复民家养马免除徭役令)以补缺,只求不乏武备而已。表示从此停止对外征伐,转向内部整顿,并命赵过推行代田法,改进农具,以示鼓励农业生产。由此,社会危机有所缓和。
17、焚书坑儒
前213年,秦廷发生了关于统治方针的争辩,周青臣赞颂郡县制,淳于越提倡师古,主张分封,丞相李斯认为“今儒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会危害统一,建议焚书。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民间“诗书百家语”限于30天内交官府焚毁。次年,方士侯生、卢生散布对秦始皇不满的言论,秦始皇下令追查,受株连的460余儒生全部坑杀于咸阳,这就是“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旨在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但手段野蛮,方法愚蠢,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18、谶纬之学
“谶”是巫师编造的隐语和预言,“纬”是以阴阳五行神学迷信解释儒学经典的著作。谶纬之学就是把阴阳五行同儒家伦理附会在一起,使儒学神学化。董仲舒发其端,西汉末大兴。
东汉刘秀大肆提倡,宣扬天命皇权,经白虎观会议,确立统治地位,成为东汉经学儒术最突出的特点。
19、唯才是举
唯才是举是东汉末曹操实施的用人政策。曹操统治北方期间,为改变东汉以来以门第取人的传统,三次下令让部下举荐出身低微而有治国用兵之术之人,即所谓“唯才是举”。这
一方针的实施,为曹魏网罗了大批治国人才,一定程度地改变了世家豪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20、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也称“九品官人法”,魏晋南北朝时期代表门阀世族特权的选官制度。220年,曹丕为取得豪族地主对其废汉自立的支持,采纳世族陈群的建议,建立此制。根据此制,中央在州郡设中正官,由各州郡属籍出身的现任中央官吏担任,负责对本地士人的品评,定出等级,作为中央选拔人才和任官的依据。九品诠定的标准是人物的德、才和家世,实际起主要作用的是豪世门第。它的建立和实施,标志着门阀制度的确立。隋朝时“九品中正制”被科举制所代替。
21、元嘉之治
元嘉之治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424-453年).在此期间,刘义隆继续实行刘裕的政策,政治上抑制豪门,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积极奖励农业,提倡在江南种麦,注意蚕桑培植,扩大区田法,兴复水利等;同时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放宽刑法,对灾荒地区给予救济。宋初社会比较稳定,生产发展,南方出现了东晋以来少有的兴旺景象:“区域宴安,方内无事,三十年间,氓庶繁息,奉上供徭,止步岁赋。”是时,无论是版图之广,人口之众,国力之强,都为南朝各代之首,为南朝的极盛时期,史称“元嘉之治”。这是东晋末年农民起义打击封建统治之后,宋初实行改革的结果。
22、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略称“罗什”,意译“童寿”。十六国时后秦高僧。原籍天竺,生于龟兹(新疆库车)。遍习大、小乘教义,在西域诸国享有盛誉。前秦符坚素闻其名,于382年遣兵劫持至凉州(甘肃武威),被滞留十八年。401年后秦姚兴派人迎至长安,待以国师之礼,在长安讲译经论。共译经、论七十四部,系统介绍了中观宗的学说。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家,对后世思想界颇有影响。弟子号称“三千”,著名的有道生、僧肇、僧叡道融四人,称“什门四圣”。
23、《抱朴子》
《抱朴子》东晋葛洪著,分内外篇。《内篇》谈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旨在宣传“长生”和“成仙”,是现存系统的神仙家著作。并用道家的某些范畴,以超物质的神秘的“元”作为宇宙的本体和附于人身的灵物。书中还记载了以植物治病的方法和炼丹术,孕育着化学和药物学的萌芽。《外篇》详论“人间得失,世事臧否zāngpǐ((1).善恶;得失。(2).品评;褒贬。)”。主张治国应以纲常名教辅助世间君主,修身则应“举长生之理”以登神仙,反映了作者内神仙而外儒术的思想,将道教与儒学互相结合。
24、《华阳国志》
《华阳国志》东晋常璩撰,十二卷,附录一卷,包括巴、汉中、蜀、南中等十二志。记远古到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期间巴蜀史事。作者系蜀郡江原(四川崇庆)人,对蜀事见闻亲切,所述蜀汉事迹及蜀中晋代史事尤为精详,是研究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重要资料,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之一。
25、《诗品》
《诗品》是我国第一部论诗专著。南朝梁钟嵘撰.原名《诗评》。三卷,专论五言诗.选择自两汉至梁代的一百二十二位诗人,别其等第,分为上、中、下三品,再论其作品的优劣和前后作家的继承关系。强调“风力”和自然,又重辞采,批判了当时片面追求声律和以用典为贵的风气,对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晋代玄言诗也加以否定。但在评述中,辞多偏颇,并机械地将《风》、《雅》、《楚辞》作为汉代以后诗人和诗作直接或接间的渊源。
26、《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专著,南朝梁刘勰撰。刘勰笃志好学,未婚娶,精通佛经,晚年出家为僧。是书成于齐代,分上下编,各二十五篇。阐述了文学和时代、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抨击片面追求形式的文风,分析了各种文体的特点、流变、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原则方法,在总结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颇多精辟创见,把文学批评理论推向新的阶段。
27、《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撰,原为八卷,今本三卷。用笔记体裁记录汉晋以来的名士轶事和言谈,保存了较多的清谈思想资料,对豪门士族奢淫、放诞的风气有所非议。语言精湛,意味隽永,对后世笔记文学很有影响。梁刘孝标为之作注,引用汉、魏、吴史书和地志、家传、谱牒,凡四百余种,保存了不少已失传的史料,并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28、《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著,全书十卷九十二篇。他具有广泛的农业知识,约在533-544年间,在访问老农和观察试验的基础上,写成是书。它是一部总结古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的农学名著。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土壤整治、选种育种、谷物种植、瓜果蔬菜种植、畜禽的饲养和医治、食品的加工贮藏等。此外,还附录了北方以外地区以及来自国外的植物品种和农业经验。反映了当时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在农业科学和经济史上都有较高的价值。
29、《水经注》
《水经注》古代地志学名著。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著,全书四十卷。此书名为注释汉桑钦《水经》一书,实为以《水经》为纲,作了二十倍于原书的补充和发展,自成巨著。所引书目达四百多种。详细注录了全国大小水道一千二百五十多条,一一穷源竟委,凡水道的走向和经过的地区山陵、原隰(xí低湿)、城邑、关津的地理情况、建置沿革和有关历史人物、事件,甚至神话传说,无不繁征博引,是我国古代一部价值很高的最全面而又系统的优秀
地理著作。
30、《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古代城市地志学名著。北魏杨衒之著,五卷。“伽蓝(qiélán佛寺)”为梵文“僧伽蓝摩”音译的略称,意译“众园”或“僧院”。成书于东魏武定五年(547年)以后。是书从洛阳城内为始,次及四门之外,由近及远,追记北魏京城洛阳之永宁寺、
白马寺等四十五所佛教寺院的盛衰,对豪门贵族、僧侣地主的内讧倾轧、奢侈淫佚,多所讥评。反映当时洛阳城的经济、文化及人民生活的若干情况,兼及许多政治人物、风俗、地理和掌故传闻,对研究地理、历史、文学、佛教等都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