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试卷及答案:教育综合333

云南师范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
报考专业:教育硕士
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
第一部分 教育原理
一、名词解释
1、环境的给定性 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遗传、环境和个体能动性。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                          部条件。环境的给定性是指自然、历史、由前人、他认为儿童所设的环境,他对于儿童来说是客观的,先在的。
2、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1960年12月,他在美国经济学第78届年会所作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是“人力资本”。
二、简答题
1、解析教学的三中水平
根据现代教学理论的研究,教学可以分为三种水平:记忆水平,理解水平和探索水平。教学发展的几种水平,是诊断和评价教学的重要依据。
记忆水平:这是一种低级的教学水平。它的主要特征是:教师总是照本宣科、一味灌输,不会引导、启发学生。学生只停留在死记硬背上,机械的掌握知识,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
理解水平 它的主要特点是:教师认真详细的讲解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认真听讲,思考与练习,基本上能理解与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但这种教学注重教而不注重学,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不注重学生的学。
探索水平:这是教学的较高境界。它的主要特点:教师注重引导,启发,善于提出发人深思,能挑战学生智慧的问题。善于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他们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引导学生的探究走向深入,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与争论中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攻克难关,师生分享教学的快乐。
2、简要评述泰勒课程观
    泰勒的课程编制原理被视为现代课程研究的范式,并使他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从事的“八年研究”对美国的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泰勒的思想集中反映在其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他在这本书里首次提出了课程编制所涉及的四个基本问题:①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②我们要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达成这些目标?③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才能有效地加以组织④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被实现?而对于上述四个问题的回答便构成了课程编制活动的四个步骤:①教育目标的确定;②学习经验的选择;③学习经验的组织;④学习经验和结果的评价。这四个步骤相互联系,并按其前后次序构成一个环型。他的课程原理系统,完整而重点突出,其中,确定目标是主要的基础的一环。泰勒的课程与原理被称为“目标模式”,对课程理论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至今仍在西方课程领域中占有主要的地位。
三、论述题
结合案例,论述如何有效地运用榜样的方法,培养学生品德?
德育方法:是指用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的方法。它不仅指教师运用的方法或以教师为主的方法,从整体上说是在教师德育影响下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
包括: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修养法,陶冶法和奖励法。
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的品德方法。
注意的要求:a选好学习的榜样b激起学生对榜样的羡慕之情c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
自己举例说明
第二部分中外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
1、《四书集注》:《四书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与“五经”于一体的巨作,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为宋代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四书集注》一书,上承经典,下启群学,金科玉律,代代传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不可低估。
2、双轨制:英国的教育自中世纪以来就形成了双轨制,贵族与平民是沿着两条不同的路径接受教育。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中等职业教育)。
二、简答题
1、简述洋务学堂的特点
    在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先后创办了30多所新式学堂。这些洋务学堂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外国语言文字学校,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第二类是各种专门技术学校,如福建电气学堂、天津电报学堂;第三类是军事技术学校,如福建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
洋务学堂的特点:洋务学堂与封建官学、书院、私塾等中国传统学校有显著的差异,因此人们常称其为新式学堂。所谓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洋务学堂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各项洋务事业需要的专门人才。洋务学堂属于提供专门训练的专科性学校。大多数洋务学堂都带有部门办学的性质,是具体洋务机构的组成部分或附属单位,直接针对本部门和机构的需要培养人才。(2)在教学内容上,洋务学堂以学习“西文”、“西艺”为主,课程包括外语、数学、格致、化学等一般性课程以及和各自专业相关的科学技术课程,注意学以致用。(3)在教学方法上,洋务学堂比较能按照知识的接受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重视理解。洋务学堂注意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多学校都安排有实践性课程,有的还建立了实习制度。(4)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洋务学堂普遍制定有分年课程计划,确定了学制年限,采用班级授课制。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洋务学堂植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土壤,所以其又表现出新旧杂糅的特点,如零星分散,缺乏全国性的整体规划和学制系统;在传授西文与西艺的同时,不放弃四书五经的学习;管理也免不了封建官僚习气等。
2、简述斯兵塞科学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及影响。
斯宾塞是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代表作是《教育论》
第一《教育论》与“为生活准备”教育目的
A概述斯宾塞的《教育论》一书反对传统教育,强调科学教育,成为当时英国教育变革中有影响的一本著作。
  《教育论》围绕着教育的目的任务、课程理论和教育方法,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内容涉及到德、智、体诸育的方方面面,不仅适应了时代的要求,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B结构斯宾塞的《教育论》一书,包含了四篇论文:《智育》、《德育》、《体育》和《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1)《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是《教育论》一书的首篇。在这篇文章中,斯宾塞从知识价值的角度论述了教育目的。
 a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在分析“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过程中,斯宾塞批评了英国的古典主义教育。
斯宾塞指出,这种古典主义的教育同样也影响到了学校的课程设置。
第二,对教育的主张。斯宾塞认为,真正的教育应放在对实际需要的基础上,放在对实用知识的追求上,为使人们过完满的生活做准备。
斯宾塞认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只有引申为“什么知识对个人最有价值”时,才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因此,应当确定知识的比较价值,确定哪些知识对个人的生活最有用处。
第三论智育、德育、体育
  一、论智育1.对智育的重视斯宾塞十分重视智育问题。
(1)斯宾塞设置了五部分的学科内容:
  第一部分,为准备直接的自我生存活动,应开设生理学、解剖学。
  第二部分,为间接自我生存做准备的活动,主要通过获取生活资料和职业来实现。
  第三部分,为抚养子女的活动,主要通过一些教育学科来实现。
  第四部分,为将来尽公民职责做准备,应开设历史学和社会学。
  第五部分,为准备将来在欣赏自然,文学和艺术等闲暇活动中满足爱好与感情的需要,应开设油画、雕塑、音乐和诗歌等课程。
(2)对斯宾塞课程论的评价总之,斯宾塞的课程论是从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发展与生活需要出发,来论述科学知识作为教学科目的重要地位的。同时,他也批评了英国古典教育不重视科学的保守与落后性质。
斯宾塞的课程论体系,以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重点,代表了近代课程改革的方向。
论教学原则和方法斯宾塞在关于智育问题的论述中,也重视对教学原则和方法的研究。他提出了“自然教学”的原理和方法。(1)课程的安排上和教学应当从简单到复杂。(2)教学应当从不正确到正确。(3)教学还应当从具体到抽象。(4)教学方式的安排要必须同历史上人类的教育相一致。
二、论德育1.道德观斯宾塞的道德观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他在“德育”一文中提出自己的道德观。
.自然后果法在“德育”一文中,斯宾塞着重论述了德育的原则与方法。他把道德教育的根本原则归结为对“自然后果”的利用。
斯宾塞如此强调“自然后果”法的有其重要原因。
从自然后果教育的原则出发,斯宾塞提出了许多关于儿童教育的方法。
三、论体育1.体育观“体育”是《教育论》的最后一篇。斯宾塞对青年的健康与体育问题非常重视。
在体育上,斯宾塞认为,身体养育和训练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三、论述题
1、论述蔡元培大学教育思想即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的地位。
1916年12月蔡元培被任命为北大校长,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一)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但是现在的北京大学,学生对研究学问没有兴趣,读书只为做官,因此,蔡元培改革北大的第一步就是明确大学宗旨,并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
1.改变学生的观念
蔡元培对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抱定宗旨;二是砥砺德行;三是敬爱师长。并将“抱定宗旨”置于首位,要求学生从此以后抱定为求学而来的宗旨,并强调对学生人格的培养。
2.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
蔡元培在教师聘任上采取“学诣”第一的原则,对于具有真才实学,教学热心,有研究学问的兴趣和能力的学者,不论其国籍、资格、年龄、思想倾向如何,都加以聘任。据此,他一方面延请了学有所成,富有声誉的专家学者来北京大学任教,另一方面也辞掉了一些不称职的中外教师。
3.发展研究,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
蔡元培认为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机关,而且是要创新知识,推动学术进步的场所。据此,他率先在国内大学中设立了各科研究所,并注意丰富图书馆藏书,为学术研究创造条件。
4.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在将北大导向注重学术研究的同时,蔡元培还努力在师生中提倡道德修养。要求学生砥砺德行,敬爱师长,并成立了各种学生组织以培养学生兴趣。对于私生活糜烂,甚至于引诱学生与之堕落的教师则予以坚决解聘。
(二)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原则
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但它不是研究某一家某一派的学问,更不是研究被某些人指定的学问,“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他办理北京大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同时这一原则还体现在对教师的聘任上,蔡元培以“学诣为主”,罗致学术人才,使北大教师队伍一时出现流派纷呈的局面。
这一思想体现了蔡元培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思想,在当时具有冲破封建专制思想的作用,是积极进步的。
(三)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1912年由蔡元培主持制定的《大学令》中,即已确立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大学校务管理原则,但蔡元培任校长后才真正实行。管理体制的改革,体现了蔡元培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思想,目的是把推动学校发展责任交给教授,让真正懂得学术的人来管理学校。新的管理体制的建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学校的蓬勃发展。
(四)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在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上,蔡元培采取了以下措施:
1.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
2.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3.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
总而言之,在蔡元培的领导下,北大的改革是全方位的。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指导的教育思想经蔡元培提倡,逐渐成为北大的教育、管理制度,使北大开始走上现代大学的道路。
2、论儿童研究的试制及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答:改革的背景:(1)国内背景;(2)国际背景①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非常重视调整培养目标,努力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全面素质,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学业成绩;②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和调整,精选适合学生发展和时代需要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的最新进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③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培养具有终身学习愿望的、具有国际竞争意识的未来人才;④重视评价改革,评价方式进一步多样化,注重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的作用;
目标:(1)总体目标在于“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2)具体目标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③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消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⑤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内容: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掀开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内容是:①明确区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②突出学生的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③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④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⑤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⑥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
第三部分教育心理学
一、论述题
举例分析问题解决策略中的启发式策略
问题解决:是一种以目标定向的搜寻问题空间的认知过程。即利用某些方法和策略,使个人从初始状况的情境达到目标状态的情境过程。
启发式策略 包括:(1) 手段—目标分析法。该方法是解决明确限定性问题的核心策略,它要求问题解决者通过观察目标来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别,然后尽量缩小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比如学生为完成一篇复杂的学期论文,把问题分解成一些更小的问题或是次级目标,然后依次完成各个次级目标,这时,学生就是使用了手段—目标分析法。
(2)顺推法。该方法类同于“倒树状”的搜索策略和“爬山”策略。问题解决者以对学生的当前状态的分析作为开始,并尽力从开始到最后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决策点,必须连续成功地作出正确的决策,沿着正确的途径前进,才能获得成功。学生在自己开始之前,列出需要完成学期论文所有步骤的清单,这时使用的就是顺推法。
(3)倒推法。问题解决者从问题的最后开始,或者是从目的开始,并尽量从那里倒着推回来。这种方法适合于那些从起始状态出发可以有多种走法,但只有一条路能够达到目标状态的问题,如几何问题。
(4)产生和检测法。该方法也叫试误法。问题解决者简单地产生行动选择路线,不必用一种系统的方式,然后思考每一种行动路线是否有效。比如,用这种启发式的学生,在自己确定需要作研究之前,可以坐下来商讨和写出学期论文的简介。尽管这种启发式通常被认为效率不高,但在一个完全新的环境中,有时用它来收集信息是很好的。
举例说明,什么是表征学习
知识的表征
知识的表征是指:信息在人脑中的存储和呈现方式,它是个体知识学习的关键。
不同知识类型在头脑中具有不同表征方式: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路的形式进行表征,表象和图式也是其表征的重要形式;程序性知识主要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进行表征。知识学习的类型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1) 符号学习。 又称表征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
(2) 概念学习。 是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其实质是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和关键特征。
(3) 命题学习。 是指获得由几个概念构成的命题的复合意义,实质上是学习表示若干概念之间的判断(如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命题是我们能够评价是非对错的最小意义的单元。

云南师范大学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及答案:教育综合333

上一篇

2012年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历史)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真题

下一篇
评论
发表评论 说点什么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