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意识形态领域的网络思政教育问题

【案例】学生小陈爱思考、擅写作。还专门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推送随笔文章,很 多同学都关注了他的公众号,还经常与他留言交流。但班长告诉你,小陈最近转载了一篇大谈“西方民主”优越,美化所谓“三权分立”的文章,引起了不少学生的浏览与关注。作为辅导员,得知情况后。你将如何处理?

【参考】

关键点:关键事件是涉及意识形态的网络不当言论。关键结果是个体行为背后可能产生的群体性影响。关键原因是学生自身的“四个自信”不够牢固,日常思政教育工作中还存在偏差。

定性:意识形态领域的网络思政教育问题。

解题思路:正面谈话,澄清事实;多措并举,深培厚植“四个自信”;以小见大,统筹谋划,解决单个案例背后可能的苗头性、萌芽性问题。

解题步骤:立足事件,一是第一时间与学生展开谈话,探明其发帖背后的缘 由,是一时好奇的随手之举,还是半信半疑、将信将疑,通过摆事实的方式,讲40 年砥砺前行后中国的辉煌成就、中国人民的极大获得感和西方政治制度的弊端, 讲国内目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深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中坚定“四个自信”。二是告知学生其举动目 前在同学们当中造成了不良影响,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到错误并及时删帖。三是回归学院,摸排此事的影响程度和范围。通过召开“中国为什么能”主题班会, 组织红色电影观影,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专题报告会,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全方位感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知行合一中坚定社会主义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将自信转化为理论自觉。

经验启示:一是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一项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将其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从“培养什 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高度出发,守住高校这个主阵地,培养我们的接班人。二 是案例中辅导员未察觉学生发帖,反倒是班长告知,学生此前一直活跃辅导员也未察觉,一直到学生发出不当言论才引起关注,辅导员要主动反思,并在今后对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处处精准关注、时时密切访谈,因势利导、借势引导,让学生中的网络红人更好地发出主流的声音。三是网络时代,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把经验上升为科学,图之于未萌,早介入、早解决。(河南农业大学 韩笑)

【案例分析】学生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直播上,有时还会逃课,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多门功课不及格,如此下去将面临不能毕业的危险

上一篇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 教社科厅函〔2021〕8号

下一篇
评论
发表评论 说点什么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