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近几年论述、解答重复考 46 题(附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近几年论述、解答重复考 46 题(附答案),答案均整理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如有更合适的答案,可回复到评论区。

下文为详细版,速记版可直接下载文件:高等教育心理学近几年论述、解答重复考46题

附: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考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一、教师角色意识的形成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1.教师角色的认知。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某一角色行为规范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哪些行为是合适的,哪些行为是不合适的。
2.教师角色的认同。教师角色的认同指个体亲身体验并接受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用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
3.教师角色的信念。教师角色的信念是指教师在角色扮演中,将职业角色的社会要求转化为个体需要,坚信自己对教师职业的正确认识,并将其作为规范自己行为的指南,形成职业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大学生学习在其内容上有何特点?
1.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
2.要求掌握丰富的实践知识,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
3.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三、简述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1.学习动机的多元性。表现为学习动机成分与类型以及学习动机系统结构的多样化。(类型:报答性和副属性;自我实现和自我提高;谋求职业和保证生活;事业成就)(主导性学习动机:求知探索,友情交往,成就建树,自尊自主)
2.学习动机的间接性。随着年纪的升高,大学生的直接性学习动机逐渐减弱,间接性学习动机逐渐增强
3.学习动机的社会化
4.学习动机的职业性
附:论述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答:1.大学生学习内容的特点:(1)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2)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3)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2.大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 (1) 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 (2) 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 (3)课堂学习和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四、简述大学生如何比较全面地认识自我?
全面认识自我是形成正确自我意识的基础。一个人能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准确地评价自我,就能量力而行,为确立合适的理想自我,并实现理想自我而不懈努力。要使认识具有全面性、正确性,就要凭借各种正确的参考系。大学生要比较全面地认识自己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我
个体与社会、与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个体要超出自身来认识自我,必须通过认识他人、认识外界来进行。大学生应积极地投身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社会生活实践,在其中不断地丰富自己对自然、社会、他人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自我。深刻的自我认识是以深刻认识和理解他人、社会为前提的。
(2)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个体的自我认识往往受他人评价和态度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人的评价和态度。大学生不是简单地接受他人的评价,评价者的特点、评价者所作评价的特点都会影响到大学生对他人评价的接受。大学生在接受他人评价之前,总是分析着评价者及其所作的评价,然后才有选择地接受他人的评价,形成关于自己的观念,达到自我认识。正确地开展同学间的互评,教师给予具体而有个性的正确评价,都将有助于大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提高。
(3)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
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常常需要通过与他人相比较才能实现。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个体才能认识到自己能力的高低、道德品质的好坏、追求目标是否恰当等。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对自己做出评价。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要引导他们不仅与自己情况差不多的人比,更要敢于与周围的强者比。在比较中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达到取长补短、缩小差距的目的。
(4)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
人们不仅可以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认识自我,也可以通过把目前的“自我”与过去或将来的“自我”相比较来进一步认识自我。“自尊=成就÷抱负”,说明个体的自我评价不仅取决于他的成就,而且取决于他的抱负水平,取决于两者之间的比较。过去的成就水平越高,个体越容易积极地评价自己;指向未来的抱负水平越高,个体则越不容易满足,越难对自己做出肯定的评价。教师一方面应鼓励学生超越自己,不要满足于现有的成绩;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确立恰当的抱负水平,不要一味地否定自己。
(5)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
自我意识是个体实践活动的反映,个体对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可以为个体认识自我提供途径。个体正是在从事各方面的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情感取向、意志特征和道德品质的。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有利于他们客观认识自己的知识才能、兴趣爱好,进一步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6)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来认识自我
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的能力。教师应教育学生不断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反思,对自己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严于解剖自己,敢于批评自己,在自我解剖和自我批评中,更深刻地认识自我。

五、简述当代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因素。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表现为思维品质的差异。思维品质主要指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等方面。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思维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
(1)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形式逻辑思维指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事物本质联系进行的抽象概括的反映。它反映事物的相对静止性和不同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在形式逻辑思维活动中,人总是先撇开事物的个别性、差异性和运动性,去孤立、静止、抽象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辩证逻辑思维是对客观现实的本质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反映。在辩证思维活动中,人们不仅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互区别,而且反映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不仅反映事物的静态,也反映事物的动态;既承认事物本身的同一性,又承认同一性存在于事物的差异和对立之中。大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2)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思维也在显著发展
根据思维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的不同,可以把人类的思维活动划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常规性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类认识已经解决了的,但对于问题解决者可能是新的;创造性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人类认识尚未解决并且具有社会价值的问题。大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继承人类认识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其思维活动基本上是属于常规性思维。但大学生的学习不但要接受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而且也要为社会创造和生产新的知识。大学生在常规性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有显著的发展。
(3)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
大学生对思维的元认知,首先表现在他们能直接地思考自己的认识活动,能清晰意识到自己的认识活动过程及其活动方式。其次,表现在大学生对自己内心的认知活动和情绪活动都充满兴趣,能进行较深刻的反思活动。他们不仅能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人,而且能认识到自己的思维与别人思维之间的不同,从而能选择社会上较完美的思维形式来完善自己的思维,更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思维。再次,表现在大学生不仅懂得规则的内容以及意义,而且能对规则的规则进行认识,在现实中无法比较的规则在他们的头脑中可以比较,可以在头脑中对运算进行运算,由法则推导出法则。这样,有关思维的元认知的发展,使得大学生能更好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思维活动,提高学习的效率。
(4)思维品质得到全面发展

六、简述大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1.逻辑记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2.各种记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大学期间是人生记忆力达到成熟和最旺盛的时期;
3.掌握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
大学时代是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无论是记忆的数量,还是记忆的质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种发展具体表现在:
①识记范围扩大,对抽象材料的识记迅速增加。大学生的识记范围比中学生增加了一倍以上。在学习过程中,对记忆表象的改造也由个别的一般表象过渡到借助于思维来创造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大学生的语词一逻辑记忆也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迅速地发展起来,他们不仅能清晰地再现学习内容的具体情节,而且在抽象材料的识记和概括性意义的理解方面占有绝对优势。
②识记材料系统化。大学生善于按照材料的顺序和主次整理识记材料,因为系统的材料容易记忆,易于巩固,也能提高再认和重现的成绩。因此,大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使用编写提纲、标明要点、列表图示等方法,以提高记忆的系统性。
③情绪记忆进一步发展。智力活动伴随着明显的情绪体验。学生对有情绪体验的材料的记忆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少年期学生对某些学习和生活的情绪体验缺乏理解,他们对情绪体验的识记水平比较低,而进入青年期之后,他们能比较深刻地理解许多强烈的情绪体验,并形成了高度的情绪记忆能力。

七、联系实际或结合案例,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论述怎样有效促进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是知识、技能与道德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促进学习更好的迁移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合理确立教学目标。由于任何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的连续、分步构建的过程,而最终形成的心理结构也是具有一定层次关系的网络结构,因此,某一单元或某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从所要构建的心理结构的整体出发来考虑。同时,教学目标的表述应明确而具体,不能含糊笼统,应让学生能够确切把握其涵义,以发挥它对学习材料的沟通作用。
(2)科学精选教学材料。根据学习迁移规律的要求,应把各门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教材内容要随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更新。使之符合科学发展的水平。
(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教材,如果编排得好,迁移的作用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编排得不合理,则迁移的效果就小。
(4)有效设计教学程序有了编排合理的教材,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迁移的作用,就要求有效设计教学程序。在此基础上,再遵循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部分“不断分化”的原则组织下位结构知识的教学。同时,应加强概念、原理、课题乃至章节之间的横向联系,以达到“综合贯通”的目的。
(5)教学生学会学习,即掌握学习的方法。为了促进学习的迁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把认知策略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并掌握认知策略教学的有效方法,使策略教学达到持久迁移的目的。

附: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及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答: 客体因素: 存在相同成分的学习内容; 较高概括程度的已有知识。 主体因素:学习者的技能和策略掌握水平;学习者的迁移心向。
学习迁移的促进:
(1)合理安排教材,科学确定教学目标,
(2)精心 选择精心内容,合理安排程序,
(3)指导学习合理编码,科学组织 知识,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创伤有利于学习迁移的学习情境,
(5)进行有效的对比学习,促进迁移的发生
(6)运用教学方法促进迁 移,引导大学生学会学习,
(7)帮助学习构建迁移心向,利用学习策略促进迁移,
(8)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促进迁移。

八、简述大学生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
1.自我体验的丰富性和波动性;
2.自我体验的敏感性和情境性;
3.自尊感和自卑感相互交织。

九、联系实际,论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指导
指导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跳出以“我”为中心的怪圈,对他人要热忱、坦率、谦虚、友爱;要为人宽厚,能屈能伸,生活中不斤斤计较;能正确对待各种不公平的现象,能容人、让人、能冷静处事,能理智待人。
(2)挫折承受力与意志的培养
教育学生能承受挫折,经得起打击;培养学生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的奋斗精神不因一时的挫折而消沉;在艰苦环境下不悲观、不气馁;能吃苦耐劳,能意志坚强地坚持工作、学习、生活;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理素质。
(3)健康人格的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定性的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健康人格的培育,包括提高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增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良好的性格,形成广泛的兴趣,提高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掌握正确的心理防御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4)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教育
培养学生以社会需要为己任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正确地把个人需要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要具备自我认识,自我了解的能力,对个人的条件、气质、兴趣进行分析,确定切合实际的自我期望值和奋斗目标,树立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和实现人生价值观念及为社会作贡献的高尚心理品质。
(5)良好生活方式的养成
教育学生个人的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是紧密相连的,不良生活方式可导致多种生理疾病;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不吸烟,不过量饮酒,科学饮食,在消费中不攀比,适度消费,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卫生习惯。

十、 结合实践或实例,论述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增强学习材料的科学性和趣味性;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4.进行恰当的表扬与批评;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6.开展适当的竞赛;7.科学设计任务难度。

十一、教学监控能力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教学监控能力的特征:能动性、普遍性、有效性。

十二、师爱的四种主要的心理功能是什么?
1.激励功能;2.感化功能;3.调节功能;4.榜样功能。

十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直观的对象而言可以把直观分为哪三种类型?
主要有三种直观形式,即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
⑴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观察各种实物、演示各种实验、实地参观、访问都属于实物直观。
⑵模像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它是实际事物的模拟品,而非实际事物本身。所谓模像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像在直接感知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直觉的能动反映。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等的观察和演示,均属于模像直观。
⑶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语言的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的、能动的反映形式。
三种直观形式各有优缺点,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直观形式或直观形式的组合。

十四、心智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十五、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把道德发展分为那三种水平?
Ⅰ 阶段:前道德阶段
既不理解规则,也不能用规则和权威判断好坏。使他愉快地或兴奋的就q是好的,使他痛苦的或者害怕的就是坏的。没有义务、应该、必须等概念,即使在外在权威的意义上也是如此:行为受它自身能做什么和想做什么所支配。
Ⅱ 前习俗水平
在这个水平上,儿童能够区分文化中的规则和好坏,懂得是非的名称,但是他是根据行为对身体上的或快感上的后果来解释好坏的(受罚、得奖和交换喜爱的东西)、或是根据宣布这些规则和好坏的人们的体力来分别好坏的。这一水平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 1: 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以行为对自己身体上所产生的后果来决定这种行为的好坏,而不管这种后果对人有什么意义和价值。避免惩罚和无条件地屈从力量本身就是价值,而不是尊重为惩罚和权威所支持的那种基本的道德秩序(后果是阶段 4的表现)。
阶段 2: 以工具性的相对主义为定向。正确的行为就是那些可以满足个人需要、有时也可以满足他人需要的行为。人们之间的关系是根据像市场地位那样的关系来判断的。儿童知道了公平、呼唤和平等分配,但他们总是以物质上的或实用的方式来解释这些价值。交换就是“你帮我抓痒,我也帮你抓痒”,而不根据忠义、感恩或公平来进行的。
Ⅲ 习俗水平
在这个水平上,按照个人的家庭、集团或国家所期望人们做的去行事就被认为它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而不管它所产生的直接的和明显的后果如何。这种态度不仅服从个人的期望和社会的秩序,而且忠心耿耿,主动去维护、支持这种秩序,并以与这种秩序有关的个人或团体自居。在这个水平上有两个阶段:
阶段 1: 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致或者“好男孩——好女孩”为定向。凡是讨人喜欢或帮助别人而为他们称赞的行为就是好行为,其中许多符合大多数人心目中定型了的形象或“自然的”行为。经常用意图去判断行为。第一次把“他的用意是好的”作为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好孩子就会获得别人的赞许。
阶段 2: 以法律与秩序为定向。行为是服从权威、固定的规则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尽自己的义务、对权威表示尊重和维护既定的社会秩序本身就是正确的行为。
Ⅳ 后习俗的、自主地或有原则的水平
在这个水平上,儿童显然努力在摆脱掌握原则的集团或个人的权威,并不把自己和这种集团视为一体从而去确定有效的和可用的道德价值和原则。这个水平也有两个阶段:
阶段 1: 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定向。总的倾向带有点功利主义的色彩。正确的行为往往取决一般的个人权利和异为整个社会批判考核而予以同意的标准。儿童清晰地意识到个人的意见和价值是相对的,从而相应地强调要求有一个取得一致意见的程序和规则。除了在宪法上民主地同意了的事物,权利是关于个人的价值和意见的事,所以其结果是强调法律的观点,但同时也强调要根据对社会是否有用的理性思考来改变法律的可能性(不像以法律秩序为定向的阶段 4那样死板地维护法律)。在法律领域之外,自由同意和契约乃是遵守职责的一个具有联结作用的因素。这就是美国政府与宪法的“官方的”道德。
阶段 2: 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根据良心做出的决定就是正确的,而所谓根据良心做出的决定就是根据自己选择的具有逻辑全面性、普遍性和融贯性的伦理原则作出的道德决定。这些原则是抽象的和伦理的(像“中庸之道”,绝对命令等等),而不是一些具体的道德规则,如“摩西十戒”等等。实质上,这些原则就是普遍的公正原则、互惠原则、人权平等原则和尊重个人的人类尊严的原则。

十六、简述自我效能感在学习活动中的功能?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美国心理学bai家班杜拉(A·BaJldura.1977)提出的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在进行某一活动之前,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的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具有下述功能:①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②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③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④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自我效能感受下列因素影响:1直接经验2替代经验3言语说服4情绪的唤起。自我效能感对人的行为影响表现为: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活动的坚持性2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3自我效能感影响新行为的获得4影响活动时的情绪。在学校里,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相信自己能完成实现目标所需的行动,相信这些行为会带来预期结果。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我认为首先要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让其做些他力所能及的小事,等他完成一件小事后慢慢增加事情的难度,教师逐渐给予积极肯定,这样会让学生体会到自我的价值感。

十七、简述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1)动机原则。
布鲁纳的内驱力:
好奇内驱力(即求知欲) 胜任内驱力(即成功的欲望)
互惠内驱力(即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
(2)结构原则。
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动作表象是借助动作进行学习,无需语言的帮助; 图像表象是借助表象进行学习,以感知材料为基础;
符号表象是借助语言进行学习,经验一旦转化为语言,逻辑推导便能进行。
(3)程序原则。
通常每门学科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程序,不存在对所有学习者都适用的唯一程序;而且在特定条件下,任何具体的程序总是取决于许多不同的因素,包括过去所学习的知识、智力发展的阶段、材料的性质及个别的差异等。
(4)强化原则。
教学规定适合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重要的一环。

十八、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
创造性(力)是智制力的最高表现,智力是创造性的心理基础。
1、智力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的有机结合。
智力包括:①注意力;②观察力;③记忆力;④想象力;⑤思维力。
2、创造力是能力的最突出的表现。
能力是保证人们成功地进行实际活动的稳定的身心特点的有机结合。
能力包括:①创造能力;②计划能力;③组织能力;④适应能力;⑤操作能力。
3、智力是能力的心理基础,能力是智力的实践效应。因此,创造性(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智力是创造性的心理基础。

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具体而言:1.低智商者不可能有高创造性;2.高智商者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者的智商水平可能低,也可能高;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十九、学习迁移的作用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迁移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十、结合实际,论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定期开展心理调查工作可以了解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状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2.向学生广泛地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帮助他们建立起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
3.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将宣讲与咨询紧密结合起来。在定期向学生宣讲心理卫生知识的同时,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业指导,以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使之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健康。
可参考论文:https://wenku.baidu.com/view/be2b6b1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3.html

二十一、联系实际,阐述问题解决能力训练的基本步骤?
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直接依赖于问题解决策略的训练。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训练问题解决策略的方案和程序。一般来说,问题解决能力训练遵循以下的基本步骤:
(1)建立接纳意见的气氛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地投身于问题解决的活动之中,创造性地看待问题,要让学生有时间酝酿和讨论。如果学生觉得他们的想法会受到教师的认真考虑并有可取之处,他们就会更愿意投入到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去。教师要注意创设一个接纳学生意见的氛围,增强学生参与解决问题活动的动机。
(2)鼓励学生仔细地界定问题
学生在试图解决问题之前,必须正确理解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简要的陈述和明确的界定,并让学生进行练习,检查他们对问题的目标状态、已知条件及其相互关系是否理解,以培养学生仔细界定问题的习惯。
(3)教育学生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师应通过具体实例向学生示范如何分析问题,区分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让学生考虑并写出他们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必须使用哪些条件,以及运用这些条件来解决问题,学会对问题的解决做出规划。
(4)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假设,而不要对这些想法进行过多的评判,以免过早地局限于某一解决问题的方案中。这时,重要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
(5)评价每个假设的优缺点
学生提出多种假设后,教师应引导他们考虑各种假设的意义,评价其可行性。当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都可行时,它们之中必定有一个是费时最少的。也要引导学生把时间价值、金钱投入和道德要求结合考虑,以帮助学生选择最好的假设。
(6)考虑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教师让学生了解习惯定势、功能固着、酝酿效应、动机情绪、知识经验、问题情境等对学生问题解决有什么影响,发挥这些因素的积极作用和克服其阻碍作用的有效策略是什么。
(7)提供问题解决的机会并给予反馈
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是不断地解决问题实践的结果。教师应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实际地解决现实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使学生在成功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满足。教师对学生问题解决的情况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分析存在的障碍,并教授他们克服障碍的方法,以促进其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附: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1.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
2.进行问题解决策略训练是关键
3.寓训练于问题解决过程是培养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

二十二、心理学产生的哲学基础是什么?
1.唯理论。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笛卡尔,他最早用反射概念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人的某些无意识的简单行为,相信“天赋观念”。
2.经验论。代表人物是英国哲学家洛克,主张“白板说”,他认为人的心灵最初像一张白纸,没有任何观念,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从经验中获得的。

二十三、请简要阐述个体心理系统包括哪些方面?
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个体心理系统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心理动力
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它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需要即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反映。它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人有生理的需要,也有社会的需要;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兴趣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深入认知的需要,是需要的具体体现。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对人的需要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并决定一个人对客观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态度。
(2)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能动地反映着客观世界的事物及其关系。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等。人的认知、情绪和意志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一方面,人的情绪和意志受认知活动的影响;另一方面,个体的情绪和意志对认知活动具有重大影响。再者,情绪与意志也密切相关。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为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为的阻力,意志可以调节和控制人的情绪。
(3)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持续的状态,其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它既不像心理过程那样变动不已,也不像心理特征那样稳固持久。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处在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或注意状态下,不同的心理状态体现着人的心理激活程度和脑功能的活动水平。
(4)心理特征
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与现实性。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气质与性格有时统称为人格。正是这些心理特征,使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其他人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
人的心理是一个整体,将人的心理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四个方面,只是为了进行科学研究的需要。这四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的。首先,心理动力与心理过程是互相作用的。人没有无缘无故的认识、情感和意志,他们的心理过程总是在某种心理动力的推动下进行的。人的需要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心理过程。其次,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最后,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是密切联系的。心理状态既稳定又可变,是介于流动的心理过程与稳固的心理特征之间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二十四、简述心理学的主要发展趋势?
(1)心理学的综合化趋势; (2)心理学的实用化趋势; (3)心 理学的全球化趋势; (4)心理学的本土化趋势。

1.认知心理学。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信息加工者。环境提供的信息固然重要,但它是通过支配外部行为的认知过程而加以编码、存储和操作,并进而影响到人类行为的。现代认知心理学除了应用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外,还发展了自己特有的计算机模拟等研究方法。现代认知心理学接受了行为主义对客观研究方法的重视;重视对人类智慧行为的研究,并用精密的客观方法研究了这些过程;继承了格式塔心理学在知觉、思维和问题解决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并进而丰富了这些成果。认知心理学的出现表现了当代心理学互相融合的新趋势
2.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了解人,揭示人性本质,必须从人的存在出发,以人为本,用整体方法对人作完备的描述。认为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环境适当,就会努力去实现积极的社会目标。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对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促进人格的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把人的本性和价值提到了心理学研究的首位,突出了人的动机和高级需要的作用,促进了以人为本的组织管理和教育改革理念的形成。

附: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教育心理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除学习心理等bai传统领域受到重视外,还呈现出如下新的发展趋势。
(一)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
教育心理学研究从S-R范式向认知范式的转化,特别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引起了教学观念的转变。学习与学习者不再是被动知识的接纳者,学习是一种认知加工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的一种主动构建过程、学习不是记录信息而是理解信息。而教学的重心也从课程转向学生的认知,帮助学生发展适合于各种学科的学习和思考策略。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也从50年代以前集中于学习问题转向对教学问题的极大关注,这种转变最初源于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所进行的教育与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问题的关注更使教育心理学摆脱了50年代中期没落的局面。而教育心理学由于对实际教学问题的关注而成为生命力旺盛的学科。
从此教育心理学不再单纯关注于学习的实质问题,而是关注于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关注学生学习中的认知过程,关注教师如何促进这些认知过程的发展,对教学问题的关注,最直接的成果就是促进了教学心理学的发展.从1969年加涅(Robert M.Gagne)等人提出教学心理学概念以来,教学心理学发展至今已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和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
(二)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
教育心理学对学生学习的关注,也使教育心理学研究者认识到,学生的学习并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相同教学环境的学生,其所能达到的成就是各不相同的,这就促使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去探求影响认知过程的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最近,沃尔勃格(H .L. Walberg)通过广泛的引文分析(citation analysis),寻找当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发现影响教学的社会心理因素的探讨将是教育心理学在未来一段时间的热门话题之一。研究发现,学习动机及教育情境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对学习和教学具有重大影响,这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已开始反映到教育心理学中,如韦纳(B.Weiner)的归因理论,班杜拉(A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
(三)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研究从实验室转向教学实际,更加关注教与学的有效性,使得对学生学习中的各种策略与元认知问题就成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热点与方向。特别是当前教育心理学在学科教学方面的研究中.更是密切结合学习策略、教学策略、问题解决策略以及元认知理论,以期解决相关学科的教学有效性问题。目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工作者们正在不断地吸收国外的先进科研成果,结合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对教育教学实践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二十五、简述高等教育的内容体系?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高等教育的科学学问题是对高等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一些基本看法,具体包括高等教育与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关系,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与研究方法,高等学校教师心理等。
2.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主要阐述与高等教育教学有关的共同的学习心理规律。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对高校学生学习的实质、类型与特点,高等教育的联结学习理论基础,高等教育的认知学习理论基础等的探讨;②对学习动机的结构、类型与作用,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观点,学习需要的培养途径,学习动机的激发措施等的探讨;③对学习迁移的实质、分类与作用,学习迁移的主要理论观点,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学习迁移的有效促进等的探讨。
3.教学心理研究。教学心理研究主要阐述高等教学过程的基本心理规律。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对大学生认知与记忆发展的规律,教材的直观与知识的感知,教材的概括与知识的理解,知识的识记与信息的编码,知识的保持与信息的存储的讨论;②对学习策略、心智技能的实质、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学习策略的培养与应用,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途径等的讨论;③对问题解决的实质、理论模型,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条件,创造能力及其培养等的讨论。
4.德育心理研究。德育心理研究主要阐述狭义的高等教育过程的基本心理规律,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对自我意识的基本结构,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途径等的讨论;②对态度与品德的基本结构,态度与品德发展的基本理论,态度与品德培养的主要途径等的讨论;③对群体及其相互作用的种类,大学生斑集体心理的形成与发展,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建立与调适等的讨论;④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咨间原则与方法等的讨论。
5. 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估。教学设计与教字评估主要阐述具体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与规律,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对教学设计的作用与基本观点,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煤体选择的设计等的说明;②对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涵义与种类,有效教字测验的基本要求,教字测验的编制与应用等的说明。

二十六、简述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重要作用?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重要作用是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行教育教学改革。

二十七、简述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
1.教育任务不同。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社会各方面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级专业教育。普通教育是国民的基础文化科学知识教育,不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要目的。
2.教育对象不同。高等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大学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与中小学生有明显差别。大学生在生理上已发育成熟,心理上趋于成熟或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个性特征比较稳定,世界观正在形成或已定型,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较强。
3.社会职能不同。高等教育有三个社会职能∶一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二是发展科学技术,开展科学研究;三是直接为社会服务,普通教育-般不具备这些社会职能。
4.地位作用不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使学校具有主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有效机制。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战路中居于重要位置。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发展高科技的重要力量。
5.培养方式不同。高等教育在让学生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的前提下,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素未知领城,在学习中学会发现和创新。普通教育一般都是传授前人已有的经验知识,讲授的一般都是已成定论的东西。

二十八、如何促进教师角色形成?
促进教师角色形成的主要条件:一是正确认识教师职业:二是树立学习榜样:三是积极参与教育实践。

1.正确认识教师职业。对于未来的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有关知识请优秀教师作报告的形式有意识地传授有关教师角色的知识。
2.树立学习榜样。榜样的示范要特点突出生动鲜明引起学习者的关注榜样的示范行为是可学习的可模仿的不直标准太高或难以学习∶其次是榜样的示范行为具有可信任性真实有效再次榜样的行为要感人使学习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
3.积极参与教育实践。在将角色的认识转化为信念的过程中实践活动排常重要。一个社会是否尊师重教一个学校是否能人尽其才,是影响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角色意识的客观因素,而教师的心理需要则是主观因素。

二十九、教学效能感对教师的行为有哪些影响?
教学效能感的概念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两个成分。教学效能对教师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
效能感高的教师相信自己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成才,便会投入很大的精力来努力工作。在教学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也能够坚持不懈,勇于向困难挑战。效能感低的教师则认为家庭和社会对学生影响巨大,而自己的影响很小,不管如何努力,收效也不会大,因而常放弃自己的努力。
(2)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
效能感高的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会注意总结各方面的经验,不断学习有关的知识,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效能感低的教师由于不相信自己在工作中会取得成就,便难以做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积累、总结和提高。
(3)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
效能感高的教师在工作时会信心十足、精神饱满、心情愉快,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效能感低的教师在工作中感到焦虑和恐惧,常常处于烦恼之中,无心教学,以至于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

三十、简述教学监控能力?
1.教学监控能力的涵义。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根据教学监控的对象,可以把教学监控能力分为自我指向型和任务指向型两类。根据作用范围,可分为一般型和特殊型两类。

教学监控能力的涵义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2)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3)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2.教学监控能力的因素。(1)计划性与准备性。(2)课堂教学的组织性。(3)教材呈现的水平与意识。(4)沟通性。(5)对学生进步的敏感性。(6)对教学效果的反省性。(7)职业发展性。

三十一、试述西方心理学的各个理论流派?
论述西方心理学的各个理论流派
1.构造主义是19世纪末由冯特在德国奠基,铁钦纳在美国发展起来的。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的构造。
2.机能主义,广义的是指所有强调心理过程、活动或者功能的心理学包括欧洲的机能主义和美国的机能主义;狭义的心理学有时指美国的机能主义,有时特指同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形成直接对立和冲突的美国机能主义的芝加哥学派。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的机能或效用。
3.行为主义,早期以华生为代表,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和动物的行为,强调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的关系。新行为主义开始对动机和认知机制展开研究,包括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赫尔的逻辑行为主义,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新的新行为主义,它与传统行为主义的区别在于突出了认知过程的积极作用,并从社会互动的角度观察个体的外显行为,代表人为班杜拉。
4.格式塔心理学,侧重点意识的组织,著名论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基本观点: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学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5.精神分析,代表为弗洛伊德,强调无意识,无意识为被压抑的欲望、本能冲动以及其替代物;意识为我们平时所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前意识是指人们能够从无意识中回忆起来的经验;这三者为早期的人格结构,后来用本我、自我、超我代替。
6.认知心理学,广义指以认知为研究对象所展开的一切心理学研究和所建构的所有心理学理论。狭义指以认知可计算主义为研究纲领,按照自然科学模式进行研究和理论建构的认知心理学。
7.人本主义心理学,它强调人的主观经验的独特性,关注人的潜能和自由,强调研究应以问题为中心。

三十二、结合实际论述大学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的能力主要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1.认识能力。这主要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良好的记忆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等认识能力。
2.设计能力。这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与此相关 的有下述几点:明确教学目标;悉心钻研教材;搞活教学活动;讲究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评价。
3.传播能力。这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4.组织能力。这主要包括:组织教学能力;组织学生各种课外活动的能力;组织,培养优秀学生参与集体的能力;思想教育能力;协调内外部各方面教育力的能力;组织管理自己学习,工作与生活的能力。
5.交往能力。这主要指在教育教学中的师生交往能力。

教师的教育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钻研和组织教材的能力
教师要上好课,必须事先要备好课。所谓备好课,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教材的知识弄懂,并融会贯通,使之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其次,要研究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明确教学目的、重点及要求,使之转化为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再次,要进一步研究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接受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要实现上述三个方面的转化,教师就必须有一定的钻研和组织教材的能力。这种能力越强,备课的效果就越好,十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
深入了解研究学生,这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外部表现了解他们的个性和心理状态,如思想状况、道德水平、知识基础、智力水平以及兴趣、爱好、性格等。只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长善救失,因材施教。
(三)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为了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而又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师应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例如,开展教育活动,教师必须善于制定计划、动员发动、培养和使用骨干、组织指挥、总结评比等;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必须善于启发诱导,能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善于机智地处理偶发事件等。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包含一定的创造性,既需要知识经验,又需要满腔热情,更需要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地研究、总结、磨炼。
(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如何,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发音准确,使用普通话教学;要简练明确,内容具体,生动活泼;要合乎逻辑,语法正确,流畅通达;要富于感情,有感染力。这也是教师的基本功。
(五)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教师在工作中,要善于及时总结自己的经验,并使之不断升华,达到理论的高度;要能够自觉地运用、验证教育理论,从大量的现象中研究探索出规律性的东西。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才能以先进理论为指导,不断改进工作,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十三、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于知识,学习和学生的基本观点?
1.知识观。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性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另外,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取决于特定情境的学习历程。
2.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3.学生观。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成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知识经验。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间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生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三十四、影响识记与编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知识识记是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信息进行编码的过程。在整个记忆系统中,信息编码有不同的层次或水平,而且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知识的识记与编码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材料的数量与性质
要达到同样的识记效果,识记材料越多,平均需要的时间或诵读次数越多。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识记的效果随所识记材料数量的增加而降低。材料的性质也影响识记效果。识记有意义联系的材料比识记无意义联系的材料效果要好;识记系统性、连贯性较强的材料比识记系统性、连贯性较差的材料效果好;识记直观形象的实物或图像材料比识记抽象概括的言语材料效果好;识记韵文比识记散文效果好。
(2)识记的目的性与主动性
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指没有预定的目的,无须特殊努力,不用专门方法,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识记。有意识记指具有明确目的,采取一定方法,并需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可使人们的全部心理活动趋向于一个目标,使学习任务从背景中突出出来,人们在进行感知时头脑就能留下较深的痕迹。识记时的主动性愈高,识记的效果就愈好。
(3)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度
材料的意义指材料代表着一定的客观事物,和学习者的某些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学生在识记的时候,对材料的理解,就是认识材料代表什么客观事物,它和自己的哪些经验有联系,它在经验中占有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意义就是联系,识记就是建立联系和巩固联系。在识记材料时应尽可能地建立较多的联系。如果材料本身所指示的联系很少,可以通过适当的组织加工,运用一定的“记忆术”,找一些人为的联系,使机械识记意义化。
(4)组块化编码
组块是一种信息的组织与再编码,是人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组块也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信息的组成单位。组块可以是一个字母、一个数字、一个单词、一个词组,甚至是一个句子。
(5)尽可能使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
多种分析器同时参加活动是提高识记成效的重要条件。视听结合的识记效果优于任何单一的识记方式。来自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有助于加强识记。
(6)觉醒状态
觉醒状态即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它直接影响到识记的效果。一般认为,人在上午11~12点之间的学习效率最高;下午6~8点之间效率最低。这与不同的觉醒状态有关。
(7)识记的信心
学生的信心对识记也有很大影响。如果学生认为所要识记的材料比较容易,而且相信自己能记住它,就会集中注意,积极思考,识记效果自然就会提高;如果学生感到识记材料很困难,缺乏信心,就会影响到识记时的注意与思维以及必要的意志努力,自然很难有良好的识记效果。

三十五、简述创造性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吉尔福特(J.P.Guilford)在研究认知特性时,发现发散思维中的流畅性、独特性、变通性与创造性行为有高相关,也发现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之间有高相关,从而概括出创造性人格的一些特点;戴维斯(G.Davis)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10条创造性人物共有的人格品质;克尼洛的研究是在对已有关于创造性人格的元分析基础上提出的,他认为创造性人格特征包括12个项目:①智力属中上等;②观察力;③流畅性;④变通性;⑤独创性;⑥精致性;⑦怀疑;⑧持久性;⑨智力的游戏性;⑩幽默感;(11)独立性;(12)自信心。

创造力亦称创造性,是人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也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特征。戴维斯(Davis,1992)在对有关创造性人格测量工具及其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创造性人格特征概括如下∶创造憩识、新颖性、独特性、冒险、精力充沛、好奇、幽默、对新奇复杂的事物倾心、有艺术感、思维开阔、喜欢独处和高度的感知力等。另外,对模糊的容忍也常被看作是高创造力个体的人格特征。
创造性与人格特征的关系:1.高创造性与高智力的个体,适应良好;2.高创造性与低智力的个体,常有冲突和不适应感;3.低创造性与高智力的个体,是学业成就的强有力的获得者;4.低创造性与低智力的个体,则被许多防御机制所困扰。

三十六、试论述教育心理学各流派关于学习迁移的理论观点?
首先我们要清楚,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学习迁移是狭义的迁移,特指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影响或者后一种学习对前一种学习的影响。20 世纪以来教育心理学家关于学习迁移的研究,就是通过设计两种学习情境,看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习迁移理论主要分为两个时期,在教师招聘考试中需要着重掌握和理解的是早期迁移的人物、理论以及相关实验,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两个时期的人物和理论。
(一)早期的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
该学说主要是由沃尔夫提出,地位是最早关于迁移的理论,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它认为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发的。形式训练说认为,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改善学生的各种官能,而改善以后的官能就能够自动地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其主要观点认为在学校教育中,传递知识远不如训练功能来的重要。其对迁移的解释是从唯心主义的观点出发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相同要素说
该学说由桑代克和伍德沃斯提出。相同要素说认为,一学习之所以有助于另一学习是因为两种学习具有相同因素的原因。若两种情境含有共同因素,不管学习者是否觉察到这种因素的共同性,总有迁移现象发生。 相关实验:桑代克曾经以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首先训练大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估计,然后对他们进行两种测验。结果表明,大学生对矩形面积的判断成绩提高了,但对三角形、圆形和不规则图形的判断成绩并没有提高。说明共同要素对学习提高的重要性。
3.概括化理论
概括化理论也称经验类化说,由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其主要观点是,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他认为先前的学习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来的学习中,是因为在先前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地运用于前后两种学习中。对原理了解、概括得越好,迁移效果也越好。
相关实验:”水下打靶”实验,贾德以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小学生作被试,分成两组,要他们练习用标枪投中水下的靶子。在实验前,对一组讲授了光学折射原理,另一组不讲授,只能从尝试中获得一些经验。在开始投掷练习时,靶子置于水下1.2英寸处。结果,讲授过和未讲授过折射原理的学生,其成绩相同。当把水下1.2英寸处的靶子移到水下4英寸时,两组的差异就明显地表现出来。未讲授折射原理一组的学生不能运用水下1.2英寸的投掷经验以改进靶子位于水下4英寸处的投掷练习,错误持续发生。而学过折射原理的学生,则能迅速适应水下4英寸的学习情境,学得快,投得准。
4.关系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关系转换说,代表人物是苛勒,主要观点是:认为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关系的结果,是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和顿悟,而非由于具有共同成分或原理自动产生。学习迁移的重点不在于掌握原理,而在于觉察到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学生”顿悟”情境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手段—目的之间的关系,是实现迁移的根本条件。
相关实验:小鸡啄米实验,苛勒让小鸡在深、浅不同的两种灰色的纸下面寻找食物。通过条件反射学习,小鸡学会了只有从深灰色纸下才能获得食物奖赏。然后,变换实验情境,保留原来的深灰色纸,用黑色纸取代浅灰色纸。实验表明:小鸡对新刺激(黑色纸)的反应为70%,对原来的刺激(深灰色纸)的反应是30%;主要证明了迁移产生的条件在于理解和顿悟。
(二)当代的迁移理论
1.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奥苏贝尔把迁移放在学习者的整个认知结构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在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迁移的理论和见解。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指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和清晰性强,就能促进对新知识学习的迁移。”为迁移而教”实际上是塑造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问题。
2.产生式理论
产生式迁移理论是根据安德森的思维适应性控制理论发展而来。产生式迁移理论则是针对认知技能的迁移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所谓产生式就是有关条件和行动的规则,简称C-A规则。
3.情境性理论
格林诺等人提出了迁移的情境性理论。他们认为学习是个体与环境中的事件的相互作用。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动作图式,该图式是活动的组织原则,而不是符号性的认知表征。迁移就在于如何以不变的活动结构或动作图式来适应不同的情境。这种活动结构的建立既取决于最初的学习情境,又取决于后来的迁移情境。

三十七、试论如何提高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的成效?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A正例又称肯定例证,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B反例又称否定例证,指不包含或指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
2.提供丰富多彩的变式。△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就是概念或规则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
3.科学地进行比较。两种方式: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有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指导法和发现法。

三十八、结合实际或联系案例,论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可概括为:1.交往愿望的迫切性。2.交往内容的丰富性。3.交往系统的开放性;4.交往观念的自主性。

下为详细说明:
(一) 交往愿望强烈
当代大学生独特的生活环境和思想氛围,决定了其人际交往较之中学时代具有更大的广泛性、互动性和多样性,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愿望比中小学生更为迫切,他们力图通过交往去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学会处世以表现自己各方面的才能,获得情绪的稳定,保持足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有充裕的时间去思考交往,富于理想情感,讲究情投意合、融洽相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愿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这与高年级学习负担加重、与工作联系更加紧密有关;另一方面,大学生兴趣、人格逐步走向固定,从多元化向一元化发展。
(二) 人际交往的社会性强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社会性大大地强化,大学生年轻、有干劲,“ 初生牛犊不怕虎”是有冲劲和活力的一代,他们参与社会交往,不仅可以增长见识,也可以增长社会财富。大学生在中学阶段,注意力都集中在高考学习上,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很多的人际交往;进入大学后,他们走出家门,认识、结交了更多的朋友,交流更多的信息,接受更多的新思想,与社会的接触比中学时更加频繁与密切,人际交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式交往趋势。大学生有一个共同目标,即学好高等课程,提高自身素质,争做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相互之间的人际交往必须符合这个共同目标,道德规范的调节作用显得特别有力。
(三) 存在一些团体或组织
社团已成为大学生交往的重要校园场所,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参加过社团就等于没有上过大学。形成这些团体或组织的原因主要有相似性吸引、接近性吸引和补偿性吸引三类,在这些群体中,起积极作用的是多数,同学之间的情谊能用道德标准要求,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也有起消极作用的团体,交往活动常常是玩耍、娱乐、吃喝,学习、思想上不能互相帮助,不能用集体的道德标准和生活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四) 交往注重自立,不依赖家庭
大学生的独立意识普遍增强,不仅理性地思考、判断、处理自身的问题,也关心社会,批判地接受知识,批判地看待其他事物,有着强烈的体现个性的见解和疑问。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和社会关系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开始树立自我的个性,支持自己的主张,以独立的人格和态度处事,积极自主地开展人际交往活动。这个时期,大学生的抱负与志向鲜明,对于家庭往往已不再依赖,而是以成人的眼光参与和处理家庭事务,充分体现个人的意志和性格,这使得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东西,更容易受社会思潮的影响。
(五) 社交能力逐渐增强
交往中注意较温和的方式,不再粗暴地自夸自大,对社会、同性和异性的鉴赏力增强,能适应各式各样的人,能接受并宽容朋友的不同意见,不试图硬性地改变他们,争吵减少。交往手段的发展,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变得更方便、更快捷,交往距离更远,交往范围甚至可以扩展到世界范围。
(六) 交往内容多样性
大学生交往的内容除了专业知识以外,人际交往频繁,内容丰富多彩,涉及文学、艺术、体育、政治、外交、人生、理想、爱情和社会问题等各个方面。大学生交往频率提高,由偶尔的相聚、互访发展到较为经常的聊天、社团活动、聚会、体育活动、娱乐、结伴出游以及其他一些集体活动。交往方式、手段更多,由原来的互访、通信等转向使用一切现代化的通讯设备、交往工具、交往场所等交往手段。利用现代化手段仍离不开人与人的交流,但在大学这个教学、科研中心,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还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形式化的东西不仅不能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反而打消了一部分同学的积极性。
(七) 交往范围范围扩大,但仍以同龄人为主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际间的交往不能局限于亲缘群体之内,人际交往的范围随之扩大,大学生交往对象由以前的亲戚、邻居、成长伙伴转向大学同学和在社交场合认识的其他人,其中又以同学交往为主。大学生过着朝夕相处的集体生活,众多的交流机会、相似的人生经历、共同的学习任务,使得大学生的交往对象主要选择在同寝室、同班级、同乡同学之间,围绕学习、娱乐、思想交流、感情交通而展开。他们较少受社会经验和传统思想的束缚,思想开放活跃,力图突破现有的交往圈,不断以新的眼光和标准去扩大交往范围,寻求更多更好的伙伴;交往能力强的同学交往不局限于同班同学,更多的大学生突破班级、年级范围,发展到同级、同系、同校高低年级可认识的所有同学及外校、社会上的朋友,进入各式各样的校园交际环境。不仅是同性之间的交往,异性交往也很经常。
(八) 部分大学生缺少交往技能、交往机会和环境
大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大部分时间与精力都倾注在学习上,缺乏一个良好的交往环境,交往技能过于贫乏,交往方式过于被动。青年学子未接触社会,其复杂性绝非在菁菁校园中所能想像的, 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及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他们开始发现以前那种认为自己可以完全独立的心态是可笑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更因他们的年轻而难以把握。 大学生人际交往是学习、生活的过程,也是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式、行为和观念改变,交往空间的逐步扩大,这种空间上的变化既是大学生自我意识进一步觉醒,也是整个社会生活状态发生质变的结果。

三十九、动机的三种功能?
动机有三大功能
1、激活功能
动机能激发有机体产生某种活动。带着某种动机的有机体对某些刺激,特别对那些与动机有关的刺激反应特别敏感,从而激发有机体去从事某种反应或活动。例如,饥饿者对食物、干渴者对水特别敏感,因此也容易激起寻觅活动。
2、引导功能(指向)
动机与需要的一个根本不同就是:需要是有机体因缺乏而产生的主观状态,这种主观状态是一种无目标状态。而动机不同,动机是针对一定目标(或诱因)的,是受目标引导的。也就是说需要一旦受到目标引导就成了动机。由于动机种类不同,人们行为活动的方向和它所追求的目标也不同。例如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学生的活动指向与学习有关的目标,如书本、课堂等;而在娱乐动机支配下,其活动指向的目标则是娱乐设施。
3、维持和调整功能(强化)
当个体的某种活动产生以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针对一定目标,并调节着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如果达到了目标,动机就会促使有机体终止这种活动;如果尚未达到目标,动机将驱使有机体维持和加强这种活动,以达到目标。

四十、人类个体思维的发展历程?
思维是以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反映着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改造从而产出思想产品的能力。它集中反映着大脑的聪慧程度,是智力的核心因素。人类个体思维的发展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言语前思维阶段
儿童在未掌握言语之前,就已经产生了思维活动,思维产生于言语之前。当儿童与客观事物发生作用时,同一动作经常导致同一结果,使儿童逐渐认识到事物之间简单的联系和关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这意味着思维开始萌芽。
(2)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思维活动的支柱是实物和动作。通过直接感知实物,在实际动作过程中展开思维活动。这种思维的结构十分简单,动作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终点。实际操作动作结束了。相应的思维活动也就停止了。这种思维的突出特点是直觉性和行动性。3岁前婴儿的典型思维就属直觉行动思维。
(3)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思维活动的支柱是表象。借助于表象的支持,展开联想和想象活动,头脑中的表现积累得越丰富、越生动,则想象和思维越活越。这个阶段思维的突出热点是具体性和形象性。7岁前幼儿的典型思维就属具体形象思维。
(4)形式逻辑思维阶段
思维活动的支柱是概念。个体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获得概念。借助于概念的支持,对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进行合乎逻辑的思维判断和推理。这个阶段思维的特点是反映客观现实的相对稳定的方面,小学时期是形式逻辑思维的形成期,形式逻辑思维是初中生的典型思维。形式逻辑思维亦称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
(5)辩证逻辑思维阶段
思维活动的支柱是辩证概念。个体借助于辩证概念的支持,按照辩证逻辑思维的规律展开思维活动。这个阶段思维的突出特点是反映客观现实的不断变化的方面。高中生的思维正处在辩证逻辑思维形成的时期,辩证逻辑思维是大学生的典型思维,亦称论理型的抽象逻辑思维。

四十一、知识保存与贮存的五种组织形式?
1.空间组织;2.系列组织;3.联想组织;4.网络组织;5.更替组织。

四十二、发散思维的三种基本特性?
1、流畅性。个人面对问题bai情景du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zhi同观念的数量的多dao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表示思维的流畅性越高。
2、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
3、独创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方法,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提意见越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
作用:
1.核心性作用:想象是人脑创新活动的源泉,联想使源泉汇合,而发散思维就为这个源泉的流淌提供了广阔的通道。
2.基础性作用:创新思维的技巧性方法中,有许多都是与发散思维有密切关系的。
3.保障性作用:发散思维的主要功能就是为随后的收敛思维提供尽可能多的解题方案。这些方案不可能每一个都十分正确、有价值,但是一定要在数量上有足够的保证。

四十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
1.能够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2.能够较好地适应现实环境;
3.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4.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较好地协调与控制情绪;
5.合理的行为,行为方式与年龄特征和社会角色相一致;
6.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四十四、问题解决的四个基本特点?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境引起的,需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其基本特点如下:
1.问题情境性(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技能去寻求答案、解决问题);
2.目的指向性;
3.操作序列性;
4.认知操作性。

四十五、元认知策略的三种类型?
元认知由弗拉维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又称为反审认知、反省认知、超认知、后设认知。元认知就是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元认知策略控制着信息的流程,监控和指导认知过程的进行,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注意策略)和调节策略

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以下三种: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计划策略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活动之前制定计划,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计其有效性,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监控策略是在认知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任职行动、策略的效果,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调节策略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或者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四十六、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对象的共同因素;
2.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
3.认知技能与策略;
4.定势的作用。
除上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之外,诸如年龄、智力、态度以及教学指导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习的迁移。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考虑上述主要因素的影响,促进正迁移,提高教学的成效。

附:学习迁移的促进:
(1)合理安排教材,科学确定教学目标,
(2) 精心 选择精心内容,合理安排程序,
(3)指导学习合理编码,科学组织 知识,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创伤有利于学习迁移的学习情境,
(5)进行有效的对比学习,促进迁移的发生
(6)运用教学方法促进迁 移,引导大学生学会学习,
(7)帮助学习构建迁移心向,利用学习策略促进迁移,
(8)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促进迁移。

“拥有愉快生活,储存十吨热爱”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傍晚

上一篇

或许一起吹过晚风想过未来的人很难忘吧!

下一篇
评论
发表评论 说点什么